谱写陕西新篇“十四五”答卷丨山水添绿产业美 生态发展两相宜——铜川持续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色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9-30 08:07

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工程,推动生态“高颜值”与经济高质量协同并进,构建文旅体协同发展格局……

近年来,铜川聚焦建设“西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让生态环境改善的成果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废弃煤矿变身旅游“富矿”

9月的铜川照金,薄雾笼罩着雄伟的丹霞绝壁,草木绿意未退,潺潺清水在山谷流淌,一派诗意景象。游客漫步溪山胜境景区,仿佛置身仙境之中。

“谁能想到,如今美不胜收的溪山胜境景区,曾经竟是烟尘漫天的煤矿。”溪山胜境景区工作人员马超向记者介绍,“景区由耀州区秀房沟煤矿改造而成,是铜川市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示范项目。”

“从地下转地上,从黑色变绿色,从煤炭企业转型发展旅游产业,对我们来说,没有先例可循。这是一次‘惊险的跳跃’。”马超说。

溪山胜境景区因范宽画作《溪山行旅图》得名,相传该画以照金当地丹霞地貌为创作原型。在建设过程中,溪山胜境景区秉持“不大拆大建,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现有建筑物进行改造提升,以实物展览、多媒体展示等手段,让游客感受“原汁原味”的井下采煤工艺流程。同时,景区坚持“中国画境,范宽山水”的总体定位,打造照金溪山乡村旅游带、溪山丹霞风景带,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写生、拍摄。

溪山胜境景区的变化,是铜川推动修复废弃矿山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铜川积极申报市域内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争取项目资金13.49亿元,因地制宜对36个历史遗留矿山组织实施生态修复治理,让昔日废弃矿山重现生机,带动周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山林披绿 林下生金

初秋时节,在铜川市宜君县云梦乡山长河村,尽管漫山遍野的连翘已进入采摘末期,但仍有村民穿梭在山林间,熟练地开展采收作业。

“只要农闲,我就会到山上采摘连翘。拎个袋子出门就能干活,比外出打工方便多了。”山长河村村民毕小莉对记者说,“我们每采摘1公斤连翘,能获得14元,熟练的一天下来能收入两三百元呢。”

连翘作为一种常见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功效,市场需求旺盛。2023年,宜君县启动首期规模达4万亩的连翘栽植项目。该项目覆盖宜君县7个乡镇、64个行政村。截至目前,已有超过500名农户从连翘种植项目中受益。

宜君县云梦乡乡长张锡介绍:“在连翘栽植项目推进过程中,政府坚定发展思路,在连翘苗木筛选、种植、养护等关键环节,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并加强监管。同时,采取群众投工投劳、‘包种到户’且谁栽植谁受益的模式,最大程度让利于民。”

过去,山长河村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种植玉米。由于土地资源稀缺,当地过度开垦现象时有发生。山长河村党支部书记明停锁感慨:“开展连翘栽植项目后,越来越多村民意识到荒山里也能种出‘摇钱树’。大家守山护山的信念愈发坚定,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

办一场赛 兴一座城

9月16日,2025年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暨全国青少年艺术体操冠军赛在铜川体育馆举行。全国各地的300余名艺术体操健儿来到铜川,共赴一场艺术的盛会。

乘赛事“东风”,助文旅破圈。比赛期间,铜川体育馆展示一系列铜川农特产品和民俗非遗项目,让观众在感受艺术体操竞技魅力之余,近距离领略铜川民俗文化的独特韵味。

当体育融入城市基因,一场赛事便是一次生动的城市文化展演。8月24日,历经16天的激烈角逐,在全场观众的欢呼呐喊声中,首届铜川市足球超级联赛(以下简称“铜超”)落下帷幕。

令人瞩目的不仅是赛场上的激烈比拼,还有赛事带来的吃住行游娱购全链条消费热潮。“铜超”赛事期间,铜川积极推动文旅体深度融合,创新推出“一票通”消费模式。观众凭门票可免费游览溪山胜境、药王山等景区。一张门票串联起观赛、美食、康养等多重消费场景,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早就听说药王山景区的美名,借着看球赛的机会,我们游览了这里许多景点。”来自西安的游客张丹丹兴奋地告诉记者,“我不仅看到了精彩的球赛,还品尝了当地的咸汤面、窝窝面。这趟铜川之旅收获满满。”

铜川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铜川将坚持文旅体商农融合发展,持续营造‘跟着赛事去旅行’的浓厚办赛氛围,以赛事凝聚人气、以赛事促进旅游、以赛事扩大消费,不断放大赛事的综合效益,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记者 王志辉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