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历博秦汉馆如何持续“火出圈”
来源:西安晚报 2025-05-20 13:34
陕历博秦汉馆秦汉新城供图
5月19日,记者从秦汉新城管委会获悉,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以下简称“陕历博秦汉馆”)开馆一年来,累计接待游客约150万人次。这座“出道即顶流”的博物馆,持续“火出圈”。
博物馆“顶流”的独特魅力
“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成为旅游新风尚。时间回到2023年12月29日,陕历博秦汉馆试开放。极具话题性的陕历博,建筑即展品的秦汉馆,加之众多文物首次亮相,秦汉馆迅速成为人们探寻秦汉历史、感受古老文明魅力的热门地点。仅2024年元旦小长假,就接待观众3.06万人次,占陕历博总接待量50%以上,成为假日期间全省热门博物馆之一。
2024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此成功举办,秦汉馆正式开馆,除了基本陈列“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城与陵”“技与美”两个专题陈列也揭开面纱。1500余件文物,90%为首次展出。既有秦兵马俑、杜虎符、鎏金铜蚕等知名度较高的文物,也有绿釉孔雀灯、灞桥纸等较少展出的精品文物。多媒体装置与具象化文物相配合,营造空间沉浸感,增加互动性,形成张弛有度的观展节奏。
每一步都是一次全新的探索,每一件展品都是一次跨越千年的对话。秦汉馆像一座展现秦汉文化艺术的宝库,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慕名而来,流量不断。“第一次逛秦汉馆,还是蛮震撼的。”“太震撼了,入场像上朝。”众多网友也在各种网络平台晒感受、出攻略。
据统计,正式开馆至今,陕历博秦汉馆已累计接待观众约150万人次。为了更好满足观众参观需求,秦汉馆开启“超长待机”模式,取消闭馆日,每日延长开放时间,每天预约量增加到2万人次。在这里,博物馆不单是展示欣赏文物的场所,更成为推动区域发展、刷新西安城市名片的一剂“强心针”。
西安北线旅游新名片
秦汉两朝,共同书写了一个辉煌的时代。璀璨厚重的历史文化遗存,赋予这片土地独一无二的资源禀赋和人文底蕴。以生态环境为基底,以文化传承为内核,一年来,秦汉新城以陕历博秦汉馆开馆为契机,聚焦文化旅游主导产业,倾力打造西安北线旅游目的地。
一年来,陕历博秦汉馆开馆,际华冰雪·西安冰雪中心建成投用,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全新开放,连接古今的大汉紫道惊艳亮相,龟宠乐园、渭河生态景观带旅游服务驿站陆续开放……秦汉新城文旅产业“整体策划、点状突破、横向拓展、串珠成链”发展目标初见成效。
作为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陕历博秦汉馆的“龙头”带动和辐射效应正逐渐显现。2024年5月以来,秦汉新城接待游客1006万人次,同比增长11.26%。
在大秦文明园,秦汉馆、秦文明广场、龟宠乐园、秦咸阳宫遗址博物馆,串联起秦汉历史文化主轴;五陵原上,大汉紫道、张裕瑞那城堡酒庄、际华冰雪·西安冰雪中心、秦汉国际马术中心、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王府井奥莱·西咸小镇,串联起塬北文旅商体综合游览路线;渭河畔,渭河湖泊湿地公园、渭河湿地公园和兰池驿、朝阳驿、石桥驿、秦苑驿、秦宫驿、正阳驿等旅游服务驿站,串联起18公里渭河生态景观带,绣出不同季节的最美色彩。
春赏花、夏消暑、秋观叶、冬戏雪,历史文化游、生态田园游、运动休闲游,一年四季,皆有美景,“秦汉文旅”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征。
时至今日,西安向北,跨过渭河,更多人感受着秦汉新城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也为秦汉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记者 于忠虎 吕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