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瘦身经济”健康发展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7-11 08:06
随着国家“体重管理年”活动持续推进,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逐渐形成。
这种转变的经济价值在市场中得到印证:食品工业加速“减盐减油”技术革新,智能穿戴设备出货量激增,运动服饰从功能刚需升级为时尚符号,甚至文旅产业也借马拉松赛事激活消费动能。“瘦身经济”串联起医疗、食品、科技、文旅的链条,成为撬动内需的新增长点。
然而,繁荣之下隐藏着一些令人担忧的乱象。当“7天瘦10斤”的速效代餐宣称攻克代谢难题,当美容院以“中医经络燃脂”为噱头收割焦虑……体重管理类投诉量增多,虚假宣传、资质缺失等问题如影随形。这暴露出市场监管的滞后与失序。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商家以“瘦”制造话题,使健康议题沦为流量工具。这种价值扭曲不仅背离科学减重的初衷,还可能加剧人们的心理负担,侵蚀健康中国的根基。
破解之局,需在产业创新与科学治理间寻找平衡。比如,有的餐厅通过菜品改良推出低脂套餐,既保留原有风味,又契合健康需求,让商业价值与健康导向并行;有的医疗机构将AI体态评估与个性化营养方案结合,用数据驱动替代经验主义,展现科技赋能的潜力。这些探索揭示了“瘦身经济”的健康发展,既需要企业以真实价值替代营销噱头,也需要构建“预防、干预、保障”的全链条治理体系。只有当市场监管剑指虚假宣传、健康理念融入生活方式,才能让“减重”回归理性。
“瘦身经济”的兴起是社会文明进程的镜像。它映射出大众从“被动治病”到“主动健康管理”的认知跃升,消费升级背景下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当政策制定者以“健康中国2030”为蓝图,将肥胖防控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当企业以技术创新替代流量收割;当每个个体以理性态度对待体重数字,“瘦身经济”才能更好释放其社会价值。
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