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非遗魅力 发展非遗经济——榆林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工作

来源:陕西日报 2023-01-30 14:35

ace518cc-5aee-4646-87a4-dc3601525655.jpg.1

陕北面花。

陕北民歌博物馆里,穹幕影院通过声光技术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传统民歌魅力;榆林老街非遗小剧场里,别开生面的榆林小曲展演吸引游客驻足;省十七运火炬传递至绥德,锣鼓震天的秧歌表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如何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榆林一系列创造性、创新性做法,为非遗文化的系统性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理念和路径。

近年来,榆林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方针,着力建设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多举措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工作,同时依托政策支持和产业扶持,推动非遗经济发展,让非遗“活”起来、走更远。

研究保护 让非遗“住”进博物馆

“一十三省的女儿(呦),就数(那个)兰花花好……”在陕北民歌博物馆里,跟着讲解员的领唱,一群游客默契地哼唱起来。作为全国最大的陕北民歌文化产业发展中心,陕北民歌博物馆用图文光影、场景复原等方式,让非遗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留存。

5000平方米的绥德县非遗陈列馆内,展台上摆满了绥德石雕、绥米唢呐、陕北秧歌传统服饰等非遗物件;传承人展示互动区里,全方位展示着石雕、泥塑、绥德平安书等非遗项目的制作技艺、表演过程。绥德县非遗陈列馆“动静结合”的展陈方式,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的体验。同时,以陈列馆为中心,绥德县还打造了辐射乡镇的国家级非遗项目陕北秧歌(南路秧歌)等传习基地。

如何利用博物馆留住非遗文化?绥德县文化馆副馆长闫慧认为,一是摸清家底,提升非遗保护系统性;二是培养人才,促进非遗保护活态传承;三是搭建平台,发挥好博物馆辐射带动作用,推进非遗保护成果共享。“接下来我们要打造非遗文化产业园,建设集保护、传播、交流、展示、传承、研学、培训于一体的非遗合作开放平台,充分激发空间活力,展现非遗魅力。”闫慧说。

1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依托丰富非遗资源,榆林按照“顶层保障、基础支撑,整体保护、重点引领,见人见物、活态传承”的原则,建设市级非遗展示馆1个、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单位8个,非遗展示场馆、非遗专题馆35个,非遗传习所(基地)119个,着力打造非遗博物馆集群,让非遗文化保护“连点成面”。

1390b19e-7bec-4864-9b81-038096809491.jpg.1

陕北石雕。

守正创新 让非遗走进群众生活

高昂响亮的唢呐声响起,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鼓点,“起势”“马步跳跃”“对望”……在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开幕式上,榆林高新区第二中学横山腰鼓队的240名学生舞动着。这并非学生们第一次与非遗深度接触,体育课、课间操、腰鼓比赛……非遗早已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在他们身上迸发出崭新的活力。

“‘非遗进校园’包括开展特色课程和演出等形式。”非遗文化传播工作者薛志章常年从事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工作。他介绍,榆林学院开展陕北说书特色课程,榆林老街上的非遗小剧场开展榆林小曲展演等,都是对濒危小众非遗技艺的抢救和保护。近年来,非遗文化走亲(榆林·扬州)曲艺交流展演等大型活动更是让非遗走出榆林、走向全国,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非遗是一种文化基因,弘扬非遗文化对传承民族精神有重要作用。我们要在守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留住非遗的‘根、魂、韵味’,用非遗服务群众,达到‘非遗惠民’的效果。”薛志章说。

2022年国庆节期间,榆林老街上游人如织。沿街13家非遗店铺里展陈着融合现代设计风格的陕北石雕、榆阳柳编等。艺术氛围和烟火气息、非遗文化和市民生活,在这条老街上交织。

“榆林是一个‘活着’的非遗之城。”“中国榆林·非遗之城大展”总策展人曾辉说,“我们希望各种非遗品类都能够重新在榆林古城‘活’起来,被当代生活利用起来。让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爱上非遗。”

通过“以人为本、活态传承”的方式,榆林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景点活动已实现常态化开展:17个榆林非遗项目陆续走入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榆阳、定边、靖边等地将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列入中小学教材。千人陕北道情、千人横山老腰鼓、百人唢呐……逢年过节,广大非遗文化爱好者活跃在榆林。

21450be2-582f-4cb6-a5a4-4fc7902f46ba.jpg.1

在佳县赤牛坬村,村民们正在为游客表演融合了陕北民歌和陕北秧歌的农耕实景剧。

产业扶持 让非遗融入经济发展

开展生产性保护,促进非遗经济发展,也是榆林一项行之有效的探索。

在绥德县四十里铺镇武文石业有限公司,石亭、石像、石牌楼等各类石雕材料琳琅满目。40多年前,绥德石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鲍武文,以一间简陋的石雕厂为起点,将这里发展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石雕公司,带动了一批石雕艺人脱贫致富。

“非遗在传承上要创新,要与时代接轨。”鲍武文说。如今,绥德石雕远销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地。绥德县从事石雕加工的人员超过1000人。周边区域石料采掘、运输和石雕建筑业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全产业链每年可实现创收1.5亿元。

此外,吴堡张家山挂面合作社、定边付翔炉馍厂、三边巧婆姨剪纸合作社……一个个推动非遗产业化发展的“领头雁”“排头兵”,让文化“遗产”变“财产”,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榆林市文旅局副局长林茂绿认为,非遗有其特殊性,保护也有多种形式,只有从更长远的角度规划和推进,让其社会和经济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才能使非遗真正地、永远地“活”下来、传下去。

从2022年起,榆林加大对非遗保护的财政支持,每年投入非遗保护专项经费3000万元,市级及以上非遗传承人每人每年增加1.2万元补助经费。近年来,榆林市、县两级先后投入非遗保护资金近3亿元,用于非遗基础设施建设,非遗项目保护,非遗项目进校园、进社区展演展示等。(记者 张乐佳文/图)

记者手记

让非遗出“圈”

张乐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增进文化自信自强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既不能抛弃和遗忘非遗,也不能只将其作为束之高阁的藏品,而是要通过活态传承方式,让非遗绽放迷人光彩。

近年来,榆林深入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景点。年轻学子在课间操时舞起秧歌;游客在榆林老街不经意间走进非遗小剧场,“邂逅”一段榆林小曲;逛非遗博物馆、看非遗艺术展成为一种群众生活的新风尚……我们可喜地看到,非遗已在潜移默化中介入现代生活,实现全民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要重视“人”的因素,首先要关注和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给予他们政策和资金上的帮扶。其次要充分发挥青年力量,吸引有志青年学习弘扬非遗文化,并面向更广泛的受众传播,从专业传承和大众传播两方面出发,实现非遗文化“出圈”。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同样重要。乘着“国潮”“国风”等概念兴起的东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产业化保护与发展,不仅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帮助从业人员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还能够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和大众审美,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群众、扎根当下,并以此为基础赢得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