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司法局全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按下商事纠纷化解“快进键”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3-27 15:20
“这就对了!你们还要长久合作做买卖呢,哪能为一件事撕破脸。”
3月17日,在西安市融合国际商事调解中心驻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的调解室,调解员代永珍、郭瑞欣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耐心劝解,终于让一起买卖合同纠纷的当事双方握手言和。
看着两名当事人肩并肩离开的背影,郭瑞欣告诉记者,以前很多人以为解决纠纷只能靠“打官司”,其实通过调解就能更加高效快捷地达到案结、事了、人和的目的,尤其在商事纠纷中,调解对帮助企业高效解纷、维持企业合作关系更有利。
“调解现在已逐步成为商事纠纷化解的重要途径,而且解纷效果很好。”郭瑞欣说,就在半个月前,她和同事通过调解,仅用一周时间就让一起涉案标的超900万元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顺利化解。
“近年来,投资贸易、金融证券、保险、工程承包、知识产权等领域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而诉讼解纷因时间长、程序多,往往会耗费当事人大量精力。因此,如何更加便捷高效地解决矛盾,是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环。”西安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西安市司法局按照省司法厅相关部署,结合全市政法机关服务高质量发展“两行动、两措施”要求,积极推动商事调解试点工作,助力构建与地区营商环境相匹配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
西安市司法局先后指导设立西安市天平商事调解中心、西安市融合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推动商事调解组织全面参与证券期货、保险、房地产、工程承包、技术转让、环境保护、电子商务等领域的纠纷化解工作。同时,西安市司法局还与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加强对接协调,推动商事调解组织入驻基层法院。截至目前,西安市融合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和西安市天平商事调解中心已先后组织调解员入驻未央、雁塔、莲湖等基层法院。
未央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韩霞介绍,目前,为了保证调解结果实际“落地”,未央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已组建专职服务团队,优化配套保障,积极开展审查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跟踪督促履行等工作,通过调解和诉讼的“丝滑对接”,更好实现商事纠纷的多元、高效、低成本化解。
此外,立足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法治需求,西安市司法局创新推动西安市融合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落户“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并通过“双向引智+专业赋能”机制,聘请40余名跨境投资、国际贸易等领域的境内外专家学者及资深律师组建调解员智库,为助力西安打造商事解纷“优选地”夯实人才基础。
为强化商事调解协议执行效力,西安市司法局不断完善“调解+公证+仲裁”三位一体执行保障体系,推动西安市融合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西安市天平商事调解中心与西安市公证处、西安仲裁委等机构实现相关业务的对接衔接,针对达成调解且符合条件的案件,探索机制引导当事人通过公证债权文书或仲裁确认裁定实现司法赋能。
据了解,自商事调解试点工作开展至今年2月底,西安市商事调解组织共受理商事纠纷5512件,调解3937件,调解成功977件,调解协议标的涉及金额约8.7亿元,其中,206件完成司法确认。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商事调解试点工作,促进商事领域纠纷多元高效化解,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作出积极贡献。”西安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陶玉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