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方寸之间诗唯美 千年一城韵正浓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2-05-18 22:46

dc8f786b7d6295cf7dee81b22d8e4e02.jpeg

岐岖精心治印中

a55cb067b0f53c071e43ffc0a847fd6e.jpeg

“西安是篆刻的故乡,西安也是唐诗的故乡,篆刻和唐诗结合到一起相得益彰,将人们传诵的千古绝唱刻在方寸之间的印章上,可以说是一种唯美的表现。”篆刻名家岐岖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仅对“千年一城韵,半部全唐诗——西安唐诗总动员”大型城市文化公益活动大加称赞,还欣然将活动主题治成印章赠予本报,希望带动更多的人通过诵读唐诗了解西安、熟悉西安、爱上西安。

岐岖祖籍山西,不过生于西安长于西安,算是地地道道的“老陕”。岐岖是西泠印社会员,师从赵熊、傅嘉仪、钟明善、李成海等书法篆刻大家,目前任陕西省书协篆刻委员会主任、终南印社常务副社长。岐岖博采众长,勤奋不辍,从近现代大量出土的金文、古玺、陶文、简帛书中汲取篆隶书法篆刻的趣味,而西安本地不断面世的带文字的残砖古瓦更使他在直接摸索中得到更多的灵感,以帛书入印,以介乎篆隶之间的文字入印,以图画入印,以甲骨文字笔法入印,以瓦当文字线条入印,以金石入印,逐渐形成了敦厚、自然、朴茂、雄奇的艺术风格。在同行的眼中,岐岖的作品洋溢着满满的秦人风貌:执着,憨厚,质朴,倔强,像秦腔,像兵马俑,像羊肉泡馍,像凤翔布老虎。

5月15日下午,记者如约来到了岐岖位于南二环太乙路立交附近的工作室。一道门,如同隔开了两个世界。一进门,淡淡的墨香混合着淡淡的檀香还有春茶的味道扑面而来,喧闹瞬间就被挡在了门外。那种安静是自发而生的,很像五柳先生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满架的藏书都是以篆刻而展开,书法、绘画、古文字、考古、文学、历史等等,屋主学问的厚重和严谨可见一斑。

6a4e7098ca9b2cf6104db9f0be4f9599.jpeg

“西安唐诗”印章

两方印章分别为“千年一城韵半部全唐诗”和“西安唐诗”,用汉代印章的模式刻成,均为正方形白文。前者4x4厘米,边款为“千年一城韵半部全唐诗 壬寅初夏 长安岐岖”;后者边长3x3厘米,边款为“西安唐诗 壬寅初夏 长安岐岖”。

44b5ab0886517d39a4ff0626f3e6ad8a.jpeg

“千年一城韵半部全唐诗”印章

“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可以让更多的市民享受诗词之乐,重温古人情怀,追寻大唐风采,以经典升华我们的思想情感审美。”岐岖指出,唐诗和篆刻都是中华文化宝库里的瑰宝。篆刻起源于陕西,陕西是篆刻的故乡,所谓的“印宗秦汉”说的就是陕西西安;西安作为唐朝的都城,也是唐诗的发源地。他认为,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富有视觉的一种形象的作品,唐代人在作诗时有金石之声,每一句都有意蕴,用雄厚、浑重、神奇的字体和刀法呈现出来,可使人感觉到变幻多彩的正大气象,同时也具有折服人心的魅力。

被问及自己最喜欢的西安唐诗,岐岖先生非常纠结,因为喜欢得太多: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杨贵妃的娇美,牡丹花的娇美,令人浮想联翩,也代表了每一位爱美女士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白居易的“十七人中最年少”和“回眸一笑百媚生”,那少年得意的样子真是青春无敌,那一往情深的样子则是我的眼里只有你;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终南山的高远、恬静、超然,又岂是一个“快哉”可以了得;还有祖咏的“积雪浮云端”……可以看出来,对于唐诗,岐岖是真爱。

生活里的岐岖还是个超级秦腔迷,有事没事就要哼上两下,怡然自得,“在西安,人们是可以用秦腔的唱腔来表达唐诗的,去年年底火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装台》,秦腔表演艺术家、梅花奖获得者任小蕾演唱的‘人面桃花相映红’,那个韵味,聊咋咧!”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杨明 曾世湘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