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闪碧水丨商洛:牢记国之大者 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来源:陕西省生态环境厅 2024-08-06 16:20

七月盛夏,骄阳似火,漫步在商洛丹江河畔,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河面波光粼粼、碧波微澜,岸上绿树成荫、繁花似锦,阵阵凉风迎面吹过,清爽怡人、满心惬意,岸边的行人,或散步、或拍照、或跳舞、或说笑,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欢笑......

商洛,位于秦岭东段南麓,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全域处于秦岭腹地,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汇集区和供给地,调水量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总量的20%以上。商洛市切实担当守护中央水塔和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政治责任,抓重点、补短板、强措施、防风险,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11条主要河流25个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8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水生态环境质量连续八年位居全省前列。

图片

商洛市商州区莲湖公园

健全工作机制 夯实政治责任

“十二五”初,商洛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责任感,在陕南率先启动“丹江等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印发了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工作三年、四年行动计划,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县区政府、商丹园区管委会和市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高规格的丹江等流域水污染防治动员大会。创新实施了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河长制、目标责任制、联席会议制、重点项目进展月排名公示制、出境断面水质月监测通报制及媒体曝光、督查考核、约谈问责等一系列机制措施,出台了丹江等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考核办法,倒逼问题整改和责任落实。商洛水污染防治工作机制措施被省生态环境厅在全省推广。

强化环境监管 筑牢安全防线

“‘一江清水供京津’是商洛人的自豪和骄傲,作为环保干部一定要牢记国之大者,扛牢政治责任,牢牢守住水生态安全防线,全力以赴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安全”。这是商洛市生态环境局李剑文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话。商洛市坚持建管并重,持续提升监测执法应急能力,建立了每月常规水质和每天金属监测分析通报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推行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深入实施水环境执法部门联动。组建了市县镇村四级联动应急处置队伍,修编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成环境应急工程14处、应急物资储备库8个,储备22类71种环境应急物资。印发《“十四五”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南阳实践”工作方案(2021-2025年)》,与南阳市、十堰市、渭南市签订《跨界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协议》,建立应急“叫应”、库库联动等工作机制,妥善处置了锑浓度异常应急事故。

狠抓流域治理 保护一江清水

商洛市按照系统治理,重点突破的原则,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实施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业废水治理、饮用水源保护等8类699个碧水保卫战项目,县城及重点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50.16%。关闭化工、矿山等企业90多家,恢复治理矿山面积3568.95亩,整治小水电101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33平方公里。争取中央土壤污染治理资金2.9亿元,封堵矿硐147个,治理废渣11.46万立方米,清理河道1000米,建成含锑废水处理站5座,日处理含锑废水5610吨;争取中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资金1.27亿元,在洛南县黄龙河流域建成分散式污水处理站10座,日处理“硫磺水”5500吨;争取省级专项资金3895万元,完成镇安月西硫铁矿“磺水”治理,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坚持“三水统筹” 助推高质量发展

商洛市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关,对可能影响水环境质量的项目慎批乃至拒批,审批备案环评项目9617个,全面实施排污许可制,纳入排污许可管理企业1903家。坚持查事先查人、查人深查事“双查”工作机制,扎实开展秦岭“五乱”整治,侦办涉秦岭刑事案件191起。划定126条河流管理与保护范围,建成了商州丹江源、洛南洛河源等3个国家湿地公园,丹凤桃花谷、镇安童话磨石沟等5个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和商南金丝大峡谷、柞水牛背梁等5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实施中心城区“2+7”、县城“1+N”、农村“净+美”水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工程,打造幸福河湖49条,建成了20多个亲水公园。

如今的商洛“水清岸绿、鱼翔浅底”,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迎来了中华秋沙鸭、白鹭、大鲵、细鳞鲑等多种鸟类和水生物种现身商洛。特别是2022年,在商洛丹江湿地发现了对水环境要求极高的“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在全国引起了轰动,中央广播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

如今的商洛,在奋力谱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中,牢记国之大者,扛牢政治责任,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确保了“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