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宁夏,感受别样的风沙星辰与人间烟火

来源:西部网 2025-08-03 20:51

当绵延不绝的贺兰山脉,伴随着窗外点缀着暗红色果实的大片枸杞田,出现在视野中时,我迫不及待落下车窗。扑面而来的是干燥炽热的风,夹带着一丝黄河水特有的土腥气,这,便是宁夏给我的第一印象。

镇北堡影视城:大话西游与真实的尘土

对于很多人来说,对镇北堡影视城最深的记忆,可能便是《大话西游》中,紫霞仙子和夕阳武士站在城门楼上看着至尊宝远去的背影。我亦不能免俗,多年来一直被这个场景深深的打动着。于是宁夏之行的第一站,便是到镇北堡,感受至尊宝与紫霞仙子那“至死不渝”爱情。

5970c56e32e7edd5735c94670a1ce9f5.png

影视城

跟在一群装扮成紫霞仙子的姑娘身后,默默诵读着张贤亮老师题写的“旅游长见识,行走即阅读”的楹联的我,穿过知之门,徐徐走进了有着“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镇北堡影视城。之所以有这样的美誉,是因为在这里诞生了太多知名的影视作品,除了《大话西游》外,还有《红高粱》《新龙门客栈》《牧马人》《黄河谣》等百余部获得国际大奖的电影都是在此地拍摄完成的。

在入口的导览图上,瞥见了影视城的介绍,方才得知,此处原是明清时期的边防要塞。抚摸着那被太阳晒得有些发烫的黄土城墙,触摸着历史的厚重,感受着昔日的金戈铁马与边塞风云。影视城内保留了大量西北传统建筑,如老银川一条街、古驿站、酒肆、镖局等,生动再现了古代西北地区的市井生活与商贸风貌,游走其中,仿佛瞬间穿越回数百年前。行走其中,流连于真假难分的道具之间,仿佛穿越梦幻般的电影世界,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且自然,给人一种苍凉的大漠爱情,大漠江湖。

在至尊宝和紫霞诀别的城楼下,几位游客正模仿着电影台词喊话,声音在空旷的土堡里回荡。我蹲下来,捡了块碎瓦片在手里搓了搓,幻想着二十多年前,周星驰或许也踩过同样的黄土。如今,这里依然尘土飞扬,只是多了无数游客的脚印。

贺兰山岩画:三千年前的太阳与麋鹿

贺兰山的岩画远比我想象的更要鲜活。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岩画专题博物馆,银川世界岩画馆内收藏了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200多个岩画点的岩画精品,结合三楼的岩画与文字关系探源展,让我对世界各国的文字,包括汉字产生前,先民们记录史实的方式有了进一步了解。奈何这些枯燥的展示,实在勾不起孩子的兴趣,拽着我的手一路前行,坐上观光小巴,直奔岩画遗址风景区。

c4911be95ffb2cf90920c89e4c851520.png

岩画

6000多福岩画遗址,沿着800多米的山岩,星罗棋布的嵌在贺兰山峡谷两侧。仰头望去,斑驳的岩壁上,一个个形状各异的的岩画,向后人传递着远古人类放牧、狩猎、祭祀、征战、娱舞等信息。

山风穿过岩缝,发出低沉的呜咽。伸手摸了摸那些凹凸的刻痕,冰凉粗糙,却莫名有种奇异的亲近感,感受着先民们意图通过它传递的信息,遥想着数千年前,有人站在同样的位置,用石头敲击出这些图案。而今天,我的手指正覆在他们的印记上。那一刻,“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具象化了起。

沙坡头:倾听大漠与黄河的对话

怀揣着对王维笔下那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精致的憧憬,开始了我们的沙坡头之旅。

沙坡头的沙比想象中更细、更烫。我脱了鞋,赤脚踩上沙丘,瞬间被灼得跳脚,却又忍不住深一脚浅一脚地往上爬。虽是烈日当空,却丝毫没能阻挡我们探索沙漠的热情。当酷似飞船的“大漠飞天”将我们送至50米的高空,俯瞰茫茫大漠,倾听叮叮驼铃。极目远眺,广袤的沙漠与浩荡的黄河在此交汇,“碧水蓝天映黄沙,半是江南半塞北”的雄奇景观尽收眼底。

甫一落地,两个孩子就朝着沙漠骆驼直奔而去。随着训练师一声令下,驼队应声而起,排成一字型,在骆驼不紧不慢的步伐中,沿着微缩版的宁夏地图驼道,朝着沙漠深处走去。一望无际的黄沙中,让庞大的驼队也显得格外渺小。望向四周,天空中万里无云,大小不一的沙丘连绵起伏,心中忽然被一种海市蜃楼般的心情抓住,飘飘乎如痴如醉。驼队渐行渐远,除了耳边不时传来的驼铃叮当声外,四周一片寂静。不经意间看到那三三两两点缀在黄沙之中的沙葱,显得格外耀眼,让人不禁感慨生命之顽强。

安全员的话音刚落,沙漠冲锋车便如同离弦之箭一般冲了出去,从高高的山丘上突然直冲而下,引得满车的游客发出尖叫。行进中的车子,上下颠簸,连带着车内的乘客也在左右摇晃,时而腾空而起,时而急速坠落,我紧紧抓着扶手,眯上眼睛,让身体跟随着驾驶员冲上沙丘,滑向崖下,在沙丘之间随意驰骋,心情放松到了极点。

滑沙时,板子“唰”地冲下陡坡,风在耳边呼啸,细沙飞溅,灌进衣领、头发,甚至牙缝里,漱了三次口,还能嚼出沙粒的咯吱声;高空滑索时,随着“咔哒”一声,滑车顺着钢索疾驰而出,瞄了一眼下面的河道,心也被提到了嗓子眼,默念着安全员讲解的动作要领,一直到滑车顺利冲入台内,才敢睁开眼;坐在羊皮筏子上缓缓向下游漂流,听着船工大哥讲解羊皮筏子的制作工艺,感慨这12只羊皮袋子组合起来的筏子,居然能承载1吨之重,坐在筏上,手泼着温软的河水,听着船工大哥哼唱的“花儿”,不由得油然产生对黄河的敬重之情......

傍晚,我坐在黄河岸边的石头上,双脚一边浸在浑浊的河水里,一边埋在滚烫的沙中。远处,羊皮筏子晃晃悠悠地漂过,筏工哼着调子,嗓音沙哑却悠长。夕阳把沙漠染成金红色,风一吹,沙丘上的纹路如水波般流动,仿佛整片沙漠都在呼吸。

览山公园:出片圣地的光影密码

傍晚,跟着人流,爬上览山公园的阶梯。台阶背后,落日的余晖正在发出耀眼的光芒。跨上台阶尽头的一刹那,仿若踏入了时光隧道,一头扎进了古老的罗马。那带着与生俱来雄浑气息的仿古罗马斗兽场建筑,在落日的照耀下,带有金色的色彩,瞬间抓住了我的眼球。

夕阳西下,迎来了览山公园一天中最具魅力的时刻。登上山顶观景台,览山公园的全貌尽收眼底。落日透过建筑的拱门,照射出黄色的金光,余晖洒在远处的阅海湖上,好像给湖面披上了一张橙红色的绒毯,光影变幻,如梦如幻。远处,贺兰山的轮廓渐渐模糊,而银川市区的灯火一盏一盏亮起,黄河像一条暗色的缎带,蜿蜒穿过城市,宛如一幅“落日与贺兰山齐飞,湖水共夕阳一色”的油画。

身旁的情侣正在分食着一盒辣糊糊,辛辣的香气飘过来,勾起孩子肚里得馋虫,居然拉着我去追问这是什么吃食。男生笑着递了一串给我:“怀远夜市买的,趁热吃!”我咬了一口,辣得直吸气,却又忍不住再咬第二口——宁夏的辣,后劲十足。

怀远夜市:舌尖上的狂欢

入夜的怀远夜市,人潮汹涌,好像穿越到吃喝版的镇北堡里。入口处的酥小蒙宫廷牛肉酥饼的摊位前排着长队,我刚拿到手,前面的姑娘回头提醒:“快咬!凉了就不脆了!”果然,第一口下去,酥皮“咔嚓”碎裂,牛肉香葱花香混合着面香在唇齿间散开,饶是滚烫的肉汁烫得舌尖发麻,却香得人舍不得吐出来。

aad8e5d6603568fe24ee1a17a5dddc1e.png

夜市

走进夜市,喧嚣一片,烤羊肉串的油烟、辣糊糊的辛香、甜醅子的清甜,还有那飘着宁夏枸杞的盖碗八宝茶,全混在热烘烘的空气里,看的人眼花缭乱,脑海中有个声音在反复提醒自己:要冷静,都是眼大肚子下,先看一下,捡重要的再吃。

辣糊糊、丁铁民烤蛋、烤板筋、红柳烤肉、奶香烤馒头、卡瓦斯......走走停停间,肚子已被塞得满满当当,打了一个幸福的饱嗝,化成旅途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往出口处游走时,见到刚刚出炉飘着香气的烤馕,又忍不住买下一大张,撕开一片,带着麦香边走边吃,想着还没有喝到的牛奶醪糟,看着招牌上的蒸碗羊羔肉和手抓,肚子里再也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

夜市尽头,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抱着吉他唱歌,歌声飘过卖鲜枸杞的摊位,消散在烤羊蹄的烟火气里。捧着一杯冰镇杏皮水,坐在马路牙子上,看人来人往——这一刻的银川,热闹得让人心安。

离开时,看着后视镜中的贺兰山渐渐变成一道模糊的剪影,风沙与星辰都镌刻在记忆里。摸了摸口袋,里面装着还没吃完的枸杞糖,甜中带苦,像极了这片土地给我的感觉——粗粝、鲜活,却又温柔得让人怀念。宁夏的沙会钻进鞋里,黄河的风会吹乱头发,夜市的辣会让人流泪……可奇怪的是,这些细碎的、甚至略带狼狈的瞬间,反而成了最清晰的记忆。

或许,真正的旅行就是这样——不是拍下完美的照片,而是让某个地方的风沙星辰、人间烟火,悄悄住进心里。

(宋叶飞)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