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看懂体检报告单

来源:西安市第五医院 2023-08-29 09:36

我们做完健康体检,收到期盼已久的体检报告时,打开一看,偏高?偏低?阳性?阴性?那一刻,是否会傻眼呢?别担心,这里整理了一份查看体检报告“攻略”,掌握了这些,自己也能看懂。

体检报告,是对自己健康状况的定期跟踪,也是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一个好方法。在体检项目中,最令人看不懂的应该就是检验报告,别说数值和英文,就连中文都弄不明白。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它们分别怎么读。

符号的含义

1.↑、↓:数值型指标都有参考范围,指标数值不在该范围内就会标记为上升↑或下降↓。

2.+、-:分别代表“有”“无”,即检验结果分别为阳性、阴性。

3.±:代表不确定的阳性结果。

异常怎么看?

1.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应重点关注“三系”,即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系”明显升高或降低都提示存在一定问题,例如白细胞偏低可能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偏高说明可能体内有炎症反应,存在感染。

2.尿常规

尿常规检查酮体阳性多见于空腹、饥饿状态下脂肪代谢物引起。血糖正常的受检者如果出现尿糖阳性,需考虑是否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有问题。尿蛋白阳性常见于精神紧张、剧烈运动、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尿胆原和胆红素阳性与胆红素代谢相关,但还可能与一些血液系统疾病有关,不一定代表肝脏疾病。因此要和血液指标及腹部超声结合起来看。

3.肝功能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一种参与人体蛋白质新陈代谢的酶。偏高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胆囊炎、肝脏肿瘤等。

谷草转氨酶:用来判断肝脏是否受到损害,偏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挤压性肌肉损伤、肝癌等。

碱性磷酸酶: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偏高常见于骨骼疾病、骨恶性肿瘤、肝外胆道阻塞等;偏低常见于严重慢性肾炎、儿童甲状腺功能不全等。

4.肾功能

血尿酸是我们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偏高常见于痛风、肾小球滤过率等损伤;偏低常见于营养不良、恶性贫血。血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产物,偏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偏低常见于老年人及消瘦者。

尿素氮是人体蛋白代谢的主要终末产物,偏高常见于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小球肾炎、脱水、甲亢、尿路结石等;偏低常见于肾功能障碍、严重的肝脏疾病。

5.血脂

总胆固醇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和。偏高常见于各类高脂血症、糖尿病、甲减、饮酒、长期吸烟;偏低常见于甲亢、贫血、营养不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能保护血管,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好”胆固醇,偏高可限制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起到抗动脉硬化作用,但也不是越高越好!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提示生活方式需要改善,饮食上建议少吃动物内脏及油脂含量高的食物,建议适量运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有益于防止动脉硬化,若明显低于正常,可能与脂类物质摄入过少或消耗过多有关,持续降低,需要到专科进一步检查。

甘油三酯是高脂血症的一种指标,偏高常见于原发性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痛风、冠心病等;偏低常见于甲亢、吸收不良、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注意:血脂异常还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可在专业医生建议下积极开展药物治疗。

6.其他体检异常

除了上述检验科项目,体检报告还会提示其他部位的健康状况。

常见的有:增生、肿块/包块/肿物/硬物/囊肿、息肉、结节、结石等。比如,“乳腺增生”“前列腺增生”“肾结石”“胃窦息肉”“肺结节”等。因生长的部位不同,名字不同,这些异常,有的对健康没啥影响,有的严重,要看具体情况。

(1)增生:大多不会癌变

增生可以理解为过度生长,良性的增生大多数不致命。

(2)结节:突然变化要警惕

结节符合两种情况需要定期检查:一是身上的结节,如在短期内大小、形状、颜色有较大的变化,或突然破溃;二是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出现结节。

(3)包块:不疼的更危险

不痛不痒、没有症状的包块才更危险,中老年人体检时发现包块,尤其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治疗。

(4)囊肿:九成不会恶变

体检报告中最常见的是肝囊肿,它也是较常见的肝良性疾病。大部分患者的肝囊肿均较小,不用担心,但肝囊肿需要定期随访,每年做1-2次B超。

(5)息肉:要看部位和大小

体检发现的息肉多为胆囊息肉。5mm以下的胆囊息肉几乎都是无关紧要的胆固醇息肉。5mm以上则有可能是相对危险的腺瘤息肉,有必要定期复查。如果体检发现了胃息肉、结直肠息肉、子宫内膜息肉等,也有不同处理要求,请遵医嘱。

查看体检报告时,要注意看每一条结论后面相对应的健康建议和健康指导。健康体检报告通常不会直接做出疾病诊断,而是将体检所见各项异常汇总,并做出是否需要复查或者进一步诊治的提示。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