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美信访干部丨陈亮: “网访专家”的无悔人生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1-03-02 10:08
陕西省信访局投诉受理办公室的四级调研员陈亮。
西部网讯(记者 苏静萌)10年来,他亲身经历着“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网访奇迹”,一人承担着处室近40%的工作量,共办理网上投诉6万余件次,推动一大批信访问题得到解决。10年求索,10年苦练,从一个“网访小白”变成了投诉办的“网访专家”,他就是陕西省信访局投诉受理办公室的四级调研员陈亮。
阻疫情不阻民情 协调亿元渡难关
2011年陈亮从部队转业到陕西省信访局,进入了刚成立两年的投诉受理办公室。那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处室的重要性,也没有想到他会在这个处室一呆就是10年。
10年来,他亲眼目睹了网上信访从无到有,后来居上;亲自体验着“信访网上投、事项网上办、结果网上评、问题网上督、形势网上判”的“阳光信访”新模式;亲身经历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网访”奇迹,网上信访正以公开透明、快捷高效、便于监督的优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网上投诉件骤然增多,办理难度突然加大。特别是涉及全省疫情防控政策、要求、措施等方面的解答,通常要打几十个电话向有关部门咨询,才能准确回复信访人提出的问题。陈亮不厌其烦,他说,通过解答群众的问题,安抚他们焦虑不安的心,也算是另一种“抗疫”吧。
从2月1日至4月底,疫情严重期间,陈亮早7点到岗、晚8点离岗,没有周末、没有休息日,每天到单位办件,从未间断,涉疫信访件达800余件。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陈亮还协调解决了大量拖欠工资、工程款的信访事项,涉及金额近亿元,使生活困难的群众安然渡过难关。
咬定青山不放松 一督到底解民难
长期在一线办理业务,陈亮发现,网上信访除了群众投诉方便、诉求转交快捷等优势外,也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缺陷。比如工作中简单转办较多、跟踪督办不够,不规范问题隐藏网络不易发现,处理问题时易重程序、轻结果,个别单位对属于自己职权范围的疑难复杂信访事项不愿接手管辖,信访事项虽反复沟通仍确定不了责任主体等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陈亮就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儿,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紧盯“案结事了”,压实首办责任,全程跟踪督办,及时电话回访,推动“网下”就地解决问题。
2019年11月,陈亮接到转来的信访件,看到信访人为同一问题网投11次,他开始跟踪督办。信访人反映在外打工,发现工龄和养老保险金缴纳有些问题,先后找了厂里、市人社局、统筹办、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多部门,均未得到明确答复。后经陈亮反复查实发现该企业原属于央企,改制后归到地方,因此其反映的问题遭遇了“三不管”,为此,陈亮多次到人社部门咨询相关政策,落实了具体的责任单位,多次通过网上督办和发督办函等方式一督到底。最终,这件网投11次的信访件圆满解决。
为帮困解难,陈亮认真甄别、分类处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对简单信访事项“马上办”,在了解有关政策规定后,及时网上回复告知群众;对一般信访事项“快速办”,准确转送给有权处理机关,减少中间流转环节,缩短办理答复时限;对应该受理的信访事项“规范办”,严格按照《信访条例》和《信访事项网上办理工作规程》等法规和业务规范要求,把好“登记受理、告知答复、结案审核”三道关,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解决了一大批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