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十年看变化】汉中:青山绿水气象新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18-05-14 10:43

西部网民生热线为《今日点击》指定官方线索平台,请点击图片进行留言。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今日点击》记者 李江华 贺亚洲)今年5月12日是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汉中略阳县徐家坪镇徐家坪社区的乡亲们,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问候,总书记表示:得知大家克服困难,发展生产,重建家园,如今收入大幅增加,住进了安全宽敞的新房,用上了水、电和宽带网,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感到很欣慰。总书记向大家表示诚挚的问候,祝愿乡亲们在致富的路上越走越稳,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的更加美丽。

略阳县徐家坪镇徐家坪社区居民蹇军的家里,悬挂着一副珍贵的照片,这是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2008年5月20日来徐家坪村看望慰问干部群众时的情景。当时,蹇军是村党支部书记,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蹇军至今记忆犹新。

蹇军:“第一时间咨询我们村的受灾情况,并叮嘱我要把群众的生活生产一定要安排好。”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后,徐家坪有30多户人家住房都变成废墟。5月20日上午,习近平来到村里视察灾情,在通往村庄的小路上,蹇军向习近平详细汇报了徐家坪村受灾情况。

蹇军:“我回答总书记说,我们村子生活,通过我们自己自救、努力,粮食全都抢出来了,生活没有一点问题。”

蹇军说,地震后,在当地政府部门帮助下,受灾群众当年入冬前就全部迁入新居。如今徐家坪镇通过在嘉陵江右岸修建河堤,实施了小城镇建设。

蹇军:“以前我们是柴火灶,做饭的话满屋里都是烟,屋里非常不卫生,现在我们家全部用上了电磁灶和煤气灶。”

十年间,不仅仅是徐家坪镇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系列重大部署下,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整个略阳县新建的村镇医疗卫生院和卫生室达到了230多所,实现了县、镇、村医疗机构的全覆盖。

略阳县卫计局局长马海会:“2017年,全县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全县年度医疗服务人次达到了99.8万人次,比震前服务量提高了50%,基本形成了大病不出县,小病在村镇,康复在基层的分级诊疗就医格局。”

记者注意到,在宁强县和略阳县,最好的建筑是医院和学校,他们都是由天津市对口援建,以“天津”命名。略阳天津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过去是一所占地只有8亩地的小学校,震后,天津市不仅援助建设了占地面积80亩的校园,而且购置了教学实验设备,培训了学校的教师,如今,学校的教学水平在不断提高。

略阳县天津职教中心学校校长张鹏满:“过去学了理论课无法进行实训操作,在这个新校园都能够完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像我们的客户信息服务专业还有校办企业,能够在校内实现工学交替,校企合作。”

除了天津的援建,当地政府也紧跟时代步伐,以更加科学、更加生态化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一方面城市面积扩大了46%,城镇化率增加了10%,另一方面森林覆盖率提高了21%。

略阳县城乡建设与住房局副局长赵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城市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宜居山水园林城市的总体思路,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主题,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活更为舒适。”

在宁强县广坪镇八一中心小学现代化的教室里,赵震武和他的同学们正在认真听老师讲课。赵震武今年十岁,出生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那一年,他们同学当中,有好几个孩子出生在震后的帐篷医院里,名字中都带着地震的烙印。

宁强县广坪镇八一中心小学学生赵震武:“我叫赵震武,那个震是地震的时候,武是武警部队在地震的时候接生的。”

赵震武他们并不知道,地震之前,他们所在的这所小学只有十几间砖木结构的教室。5·12地震后,原兰州军区对学校进行了对口重建,学校一下子成了当时全市最好的乡村小学之一。

宁强县广坪镇八一中心小学老师:“以前我们教学就是一本书一根粉笔一张嘴,现在的教学使用了白板之后有图片有文字,有时间还能插入音频视频,非常形象直观,学生理解也非常容易。”

对赵震武来说,变化的不仅是自己就读的学校,还有自家的家。地震后,整个广坪镇进行了重新规划建设,他们从原先的村子里搬迁到了镇上,住进了4层高的楼房里。

赵振武的母亲郭兴蓉:“现在都在致富嘛,一句话就是现在政策好嘛,什么都要求发展到最好,奔上小康嘛。”

谋发展,奔小康。十年时间里,来自外界的援助让广坪镇从灾后重建中重获新生,如何把灾后重建与当地特色结合起来?是地震之后,当地政府考虑的首要问题。与广坪镇相隔不远的青木川镇,利用原有的古镇基础,兴修道路、维修古宅、开办旅馆、发掘美食,开发旅游产业,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旅游综合收入翻了将近20倍。

宁强县青木川镇长高金龙:“把旅游业发展和重建紧密结合起来,尤其在党的十八大后,我们紧紧抓住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机遇,景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2008年的时候,全镇旅游综合收入只有4000万元,到2017年底我们全镇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2亿元。”

十年时间,地震造成的创伤已经远去,从废墟中挺立起来的宁强县,在党和国家,以及全国各族人民的关心下,在一系列的政策扶持中,走出了震后的留下的阴霾。如今的宁强,不仅有了一流的学校、医院这样高水准的基础设施,还通了高速公路、高铁,建起了工业园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步入了新的快车道。

震后十年,略阳县和宁强县在废墟上涅槃重生,蓬勃发展,人民生活幸福美满。它们的震后巨变,只是陕西省地震灾区变化的一个缩影,这些变化,凝聚着党和国家对灾区人民的关爱,也包含着对口援建单位的无私奉献,更离不开灾区群众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信心。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汉中略阳宁强今后会越来越美丽,乡亲们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微信扫描添加民生热线公众号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