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辛勤劳动诠释责任与担当——西延、西康、西十等高铁建设现场扫描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5-09 08:44
4月30日,茂陵焊轨基地工作人员在打磨钢轨。
5月5日一大早,中铁十一局三公司西延高铁项目部工程师刘德旺送别妻子和女儿后,匆匆赶回工地,继续指挥工人进行无砟轨道铺设。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为全省重点项目加速建设挥洒汗水,用辛勤劳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位于咸阳市的茂陵焊轨基地承担着西延高铁全线无缝钢轨的焊接与运输任务。
截至4月底,茂陵焊轨基地已完成西延高铁570公里钢轨焊接,占总任务量的92%。“五一”假期,基地的40余名工人放弃休假,全力推进剩余钢轨的焊接任务,为西延高铁全线铺轨按期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为确保焊缝质量‘零缺陷’,我们技术团队将钢轨按7个等级分类焊接,并首次采用弧形探头提升超声波检测灵敏度,优化焊接工艺参数,加密焊头质量试验,全力保证焊头质量。”5月2日,茂陵焊轨基地车间主任任立新说。
5月1日一大早,中铁二十局洛川轨枕场生产车间,施工人员乔博通过电脑操控智能机械,有序进行桁架钢筋制作、混凝土入模、轨枕脱模等作业。洛川轨枕场作为西延高铁建设轨枕供应基地,承担着西延高铁46.5万根轨枕生产任务。为确保按期完成精品轨枕的生产任务,该轨枕场建设者“五一”假期坚守在一线。
5月2日,西康高铁镇安西站建设现场机械轰鸣、车辆穿梭,中铁十一局西康高铁4标项目部近千名建设者放弃休假,坚守一线,全力推进无砟轨道施工进度。“无砟轨道作为高铁铺轨前的最后一道关键工序,对施工精度要求极高,需将精调允许偏差控制在0.3毫米以内。5月是施工黄金期,我们必须争分夺秒。”中铁十一局西康高铁4标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刘特表示。
在燕子坡隧道无砟轨道施工现场,工人需在狭窄空间内完成轨枕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高强度作业。为确保按期完成目标任务,项目部采用“两班倒”模式,投入智能化轨枕生产线和液压提升设备,将单日施工效率提升20%。
“前方隧道塌方,大家紧急撤离……”4月30日,在西十高铁施工现场,警报骤然响起。施工人员迅速冲向隧道掌子面,钻进一条轻质、低碳的自动式逃生通道,安全抵达柏朵山隧道洞口。这是项目安全应急演练中的一幕。中铁建安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研发的“竹缠绕逃生通道”在此次应急演练中首次成功使用。
“隧道施工是高风险作业,塌方、涌水等随时可能发生的险情威胁着建设者的生命安全。传统金属逃生管道重量大、运输安装困难,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适应性十分有限。竹缠绕逃生管不仅自重大大降低,而且即使变形量达到30%,承载能力也依然可观,性能完全满足安全要求。”中铁建安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工程师孙猛说。
高铁建设者们虽然来自不同地方,却都怀揣着共同的梦想,那就是早日建成高质量的高铁线路。他们放弃了节假日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在工地上默默奉献;他们用双手和汗水,为陕西的交通事业添砖加瓦。
记者 杨光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