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进出一扇门 纠纷调处一站解——汉中市汉台区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侧记

来源:西部法治报 2025-04-03 16:33

“遇到纠纷就需要一个‘说理的地方’。和从前相比,现在我遇到纠纷到一个地方就解决了,方便多了!”3月28日,在汉中市汉台区综治中心民商事调解室内,纠纷刚刚化解的王某由衷地说。

集社会治安风险防控、法律援助、纠纷调解、信访接待、速裁判决、心理疏导等功能于一体的综治中心便是这样一个“说理的地方”。近年来,汉台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作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平安汉台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区、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战化运行。

资源整合 旧貌变新颜

2月28日,汉中市汉台区综治中心成立,标志着汉台区区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迈入新阶段。

全区上下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具体实践。提升改造的区综治中心实现信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诉讼服务中心、12309检察服务中心、网格服务管理中心“五中心合一”;9个功能区、17个业务接待窗口、19个调解室布局合理,指示清晰明了,让来访群众实现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趟”。住建、人社、城管等行业部门采取常驻、随驻、轮驻方式进驻区综治中心,金牌调解员、律师、心理咨询师等社会力量发挥最大聚合效应。中心以此打造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三位一体”的调解平台。

目前,区镇两级16个综治中心已全覆盖完成资源整合、人员整合、运行机制整合。区综治中心着重化解突出矛盾,镇街统筹基层力量,村级与党群服务一体就地化解矛盾纠纷,推动基层治理规范化、专业化、法治化。3月以来,中心共接待群众来访1000余人次,受理矛盾纠纷案件400余起,为群众提供了更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实战运行 分散变集成

“这件事总算有着落了,我心里也没了顾虑。”3月19日,在汉台区宗营镇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室,该镇村民张某和邻居握手言和。

一天前,宗营镇村民张某因邻居的3棵树与其田地相邻给其造成影响,为了维护自身权益,便来到区综治中心寻求帮助。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将张某的诉求进行登记,并流转至宗营镇进行调解。宗营镇人民调解员迅速联系张某,就其诉求和对方协调沟通。双方最终达成协议,一起邻里纠纷就地化解。

这是汉台区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将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性服务纳入综治中心工作以来,推动群众诉求“一窗口受理、一体化运行、一揽子解决”的生动缩影。

汉台区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将大量矛盾纠纷吸附在基层、化解在萌芽,以构建多元调解体系为宗旨,坚持“应调尽调、能调尽调”,完善“诉调对接、警调对接、访调对接”工作机制。镇街综治中心着力做好信息综合研判,优化群众来访接待、诉求表达、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统筹辖区资源力量,针对矛盾纠纷排查采取一事一策措施,实施分类管理。目前,全区214名调解能手已纳入调解人才库,15个镇街分别成立了针对物业、婚恋、宅基地、消费等领域的7支专业化流动调解小分队,不断提升矛盾风险的应对效能,全力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网格赋能 静态变动态

3月26日,汉中市汉台区中山街街道某小区居民张某因楼上住户李某组装家具噪音大心生不满,与其发生矛盾。社区网格员张舒雅在走访中及时发现该情况,立即与社区民警、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并共同上门调解,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经过一番劝说,他们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

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今年1月,为了促进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渠道更畅通,“汉中市汉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平台”、“解忧E站”小程序启动应用,打造线上矛盾纠纷信息高效流转平台,实现群众诉求及时响应处置。

汉台区整合网格数据、部门业务数据、视频监控数据,建立矛盾纠纷、风险隐患等动态台账,促进信息“一网汇聚、多方共享”,提升数据智能化运用效率。全区划分一级网格1685个、二级网格10638个,1.2万名网格员动态采集人、房、事、物等基础信息60万条。区综治中心建立线上指挥调度系统,实时收集掌握网格动态,汇聚访情、警情、诉情、12345民情,分层分级及时分流转办,实现区情态势实时感知、办理流程精准穿透、问题处置全程闭环,对重大矛盾纠纷实行跟踪督办,通过即时评价、电话回访、上门走访等方式,实时了解掌握矛盾纠纷化解情况,确保“事心双解”。数字化平台的应用不仅提升效率,更推动了治理模式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记者 张大鹏 通讯员 肖昆)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