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张惠民:求国家民族利益,牺牲个人的幸福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8-25 07:58

张惠民(1905年—1943年),原名张志润,陕西平利人。1924年,张惠民考入西安第二职业学校。1926年5月,镇嵩军刘镇华围攻西安,张惠民毅然投军杨虎城部,参加了坚守西安8个月的守城战斗。1927年,考入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在西安开办的西北军事政治学校。1930年5月,蒋冯阎中原混战开始,学校提前结业。张惠民被分配在教导师任连长。10月,冯玉祥兵败下野,残部由冯玉祥部第五路军总指挥孙连仲收容。年底,孙连仲率部投蒋,被编为第二十六路军。

1931年2月,蒋介石调第二十六路军到江西参加对中央根据地的“围剿”。张惠民时任第二十七师一五八团少校团副。12月14日,随部参加宁都起义,任红五军团副师长。1932年春,回到平利县。7月,安绥军第一团团长沈玺亭准备在平利县办干部教育班,缺乏军事教官。经人推荐,安绥军司令张鸿远任命张惠民为少校团副兼教育班大队长。1934年6月,张惠民所在团改为陕西警备第二旅第四团,张惠民先后任少校团副、中校副团长兼一营营长。西安事变前两个月,警二旅移驻西安西郊西大营房,孔从洲接任旅长职务。在孔从洲的指挥下,张惠民在西安事变时率领第四团占领了西郊机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惠民兴奋地说:“现在好了,再不打共产党了。”他认为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是正确的。1937年初,警二旅被改编为中央军独立第十九旅,张惠民任第二团上校团长并于1938年5月率团参加了著名的台儿庄会战。

1939年9月初,第一次长沙会战开始,时任第二师第九旅上校副旅长的张惠民,指挥所部参加这次会战(少将旅长赖传湘抱病)。1941年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中,他奉命督办军粮,受到嘉奖。10月,张惠民接任第九团团长职务。同年冬,第三次长沙会战开始,他率该团驻守长沙城南天星阁,多次击退日军进攻。

1943年11月2日,日军6万人分三路向常德进攻。常德为湘西重镇,是湘西货物的集散地。当时国民党第七十四军五十七师驻守常德。常德危在旦夕,时驻防衡山一带的第十军等部奉命火速前往增援。11月27日,第十军经7天长途行军,抵达德山以南70里的山丘与丛林地带,即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张惠民率第九团为第三师的前卫团,他沉着指挥,猛打猛冲,先挫敌于常德之赵家桥(在德山东南15公里)。日军第三师团与第十三师团的一部约8000人,一经接触,即后退30里。11月29日,后退的日军得到增援,进行反扑,各线同时展开激战。张惠民率部潜至敌后,隐蔽在德山以南八斗湾附近,向德山日军500余众发动攻击。日军突遭袭击,仓皇应战,伤亡惨重,于30日下午6时渡江向北溃窜。第七、九两团于11月30日夜收复德山后,七团应援被围的五十七师,由于事先未取得联系,陷入日军重围之中,几乎全团覆没。12月1日,德山附近之日军卷土重来,将德山包围。第八团、第九团正面守卫德山。由于援军未及时赶到,第十军孤军血战。日军违背国际公约,大量使用毒气弹,第十军折损三分之一,第十师师长孙明瑾阵亡。12月4日中午,张惠民得知三营阵地战斗激烈,即亲赴第三营阵地,途中遇见三营从阵地上撤退下来,当场训斥营长周志清:“没有命令,你往哪里退!”这才稳住队伍。张惠民当即率领卫士排和三营全体官兵发起反攻,经过激烈战斗,夺回失地。下午,日军再次发起进攻,三营长周志清阵亡,张惠民率领三营官兵奋力拼杀,他振臂高呼:“这正是我们报仇雪恨的时候!不成功便成仁!”声尚未竭,身中数弹,壮烈牺牲,英勇殉国,实现了他“求国家民族利益,牺牲个人的幸福”的誓言,年仅38岁。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