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税务当好“税务管家” 助力能源化工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1-12-08 12:00
“走进税收一线 感受改革成效”采访团来到榆林
西部网讯(记者 魏永贤)榆林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矿产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乌金”煤炭、“白金”岩盐、“流动的金子”石油、“悬浮的金子”天然气……都遍布在榆林的土地上。现在的榆林,已成为“西气东输”的源头,“西煤东运”的腹地和“西电东送”的枢纽。
为有效推动能源化工行业产业源头减碳,促进企业低碳绿色可持续循环发展,国家税务总局榆林市税务局推行“税务管家”服务制度,为重点项目企业开通“绿色通道”。
“走进税收一线 感受改革成效”采访团来到榆林
从“黑色革命”到“绿色发展”,迈入新时代的榆林,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承载着更大的使命责任。榆林市税务局传承发扬革命老区精神、边区税务精神和治沙精神,着力“双碳”战略和深化税收征管改革新课题,履职担当、创新发展,为榆林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有力的税务支持。
“走进税收一线 感受改革成效”采访团来到榆林
国家能源集团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先松在接受采访时说,税务部门在获悉公司前期项目建设资金投入多、压力大的情况后,直连税务管家第一时间送上了“税收政策套餐”,为公司减税降费出谋划策,仅2019-2020年享受增值税留底退税4.94亿元,极大地缓解了资金压力,“税务部门助力企业二期的建设,为公司转型升级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降低企业税负的同时也为企业‘碳达峰’和‘碳中和’循环经济项目推进积蓄了动能,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走进税收一线 感受改革成效”采访团来到榆林
兰州石化年产80万吨长庆乙烷制乙烯项目是陕西省招商引资重点建设项目,该公司在生产、运营、管理中,引入智能设备、智能仪表、智能电网等一系列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而与此同时,当地税务部门为企业提供的一系列服务,也为项目建设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就拿新冠疫情期间来说,那时兰州、榆林两地人员往来不便,榆林高新区税务局及时通过远程指导、容缺办理等方式,为企业解决了许多涉税困难。近年来,税务部门为企业提供的管家式贴身服务,更是为企业发展充分助力。”公司负责人马建华说。
“走进税收一线 感受改革成效”采访团来到榆林
兰州石化年产80万吨长庆乙烷制乙烯项目,通过一系列科技手段,用10亿方天然气可以分离出105万吨的乙烷,36万吨的LPG和9万吨的轻烃产品,105万吨的乙烷作为原料可以生产出80万吨的聚烯烃产品,较传统石脑油加工乙烯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短、占地面积小、装置投资少、乙烯收率高、生产成本低等诸多优势,对优化利用天然气资源、提升国内乙烯生产技术水平,推动乙烯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榆林市税务部门通过税务管家服务理念,以重点项目建设为出发点,从项目建设各个阶段提供一对一、个性化的管家式服务,从职能型向服务型转变,营造出新的税收环境,为企业防范税务风险,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提供便捷高效的税收保障,从而实现项目早投产、早见效、早受益。
“构建多元化的办税缴费格局,通过税务管家的常态化服务,让纳税服务更精细,让税收监管更精准。税务部门下一步将推动更大规模的部门协作、更大范围的社会参与、更大力度的司法保障,为榆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贡献税务力量。”国家税务总局榆林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