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菇“安家”铜川

来源:陕西日报 2025-11-20 09:03

11月18日,在铜川市耀州区庙湾镇柳林村香菇种植基地,一排排菌棒摆放得整整齐齐。“看这菇长得多紧实,像一团团牡丹花一样!”当地农户高三元笑着说,“这是耀州区农业农村局引进的新品种,大家都称它为喜马拉雅菇。”

耀州区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武晨剑告诉记者:“喜马拉雅菇学名为卵孢侧耳,是一种生长在西藏海拔3000米以上森林地区的平菇,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赵瑞琳教授团队发现,其蛋白质、粗多糖及氨基酸含量远高于其他菌种,堪称‘高原菌中瑰宝’。”

“作为远近闻名的‘香菇小镇’,庙湾镇有扎实的菇类产业基础。柳林村香菇种植基地邻近水源,秋季空气湿度高、温度低,是喜马拉雅菇生长的理想区域。”庙湾镇副镇长杨其蒙介绍,“2024年以来,在中宣部的帮扶协调下,耀州区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将喜马拉雅菇引进柳林村香菇种植基地,探索规模化种植的可行性。今年4月,我们从菌株中培育制作了约5000个菌棒,目前菌棒已出菇两茬,且产量保持较高水平。”

武晨剑告诉记者,将高原菌种引入本地并非一路坦途。“试种过程中,团队遇到了种植技术适配、生长环境调控等挑战。我们按照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提供的技术标准,从菌种培育到出菇管理都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把控体系,通过不断优化方案,确保喜马拉雅菇顺利‘安家’。”武晨剑说。

作为对现有菇类品种的补充,喜马拉雅菇的引进既能丰富当地菇类品种多样性,也可将出菇时间由以前的5个月延长至7个月以上,提升出菇棚的利用率,进一步增加当地农户的收入。“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记录喜马拉雅菇各项生长环境数据,为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积累数据,同时积极开展市场调研与产品宣传,让喜马拉雅菇成为更多消费者餐桌上的一道美食。”杨其蒙说。

(记者 赵杨博 王志辉)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