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论坛丨既要送文化下乡,更要让文化在乡村生长

来源:陕西日报 2025-11-07 08:20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2027年)》。方案要求,壮大乡村文化人才队伍,激活乡村文化内生动力,促进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乡村文化发展,不仅关系着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推进乡村文化发展方面,陕西的许多区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宁陕县便是其中之一。

仅有7万常住人口的宁陕县,今年5月启动“村光大道”全民文旅活动,让农民群众走上舞台,以乡土节目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吸引游客,在4个多月内接待游客超158万人次。

“村光大道”因何火热?当地干部一语道破:“以前,是送文化下乡,群众是旁观者。现在,群众成为演员,在互动中实现文化活动的可持续。”群众说:“演身边熟悉的人和事,更能打动我们。”游客说:“我想看真实的乡土生活,想在绿水青山间感受独特的乡愁。”

文化,只有植根于群众,才有生命力。送文化下乡,只是单方面的输送。而发动群众,让群众既当观众又当演员,成为推动乡村文化发展的主角,可以让文化在乡村的沃土中蓬勃生长,甚至成为群众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2027年)》提出的,支持农民群众自主开展文体活动,培育壮大乡村文化人才队伍。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组建懂农村、爱家乡、有特长的文艺表演队伍,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更能提升乡村文化底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在宁陕县“村光大道”活动中,群众演员占比60%以上。在节目选择上,追求原生态,把当地的山水、老旧物件、孝义新风、民俗非遗搬上舞台。正因为植根于本地乡村文化,“村光大道”没有“水土不服”,能够根基扎实、生机勃勃。

最了解乡村的,是农民。最了解农民的,是农民。农民群众对乡村生活有着自己的体验与理解,农民群众最清楚自己最需要、最喜欢什么样的文艺节目。既要送文化下乡,让艺术家为农民群众提供专业辅导、队伍建设等方面帮助,更要让文化在乡村生长,让农民群众用自己的智慧,传承和发展优秀乡村文化,让乡村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张斌峰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