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指尖技艺到职场机遇——陕西多举措助力女性就业创业见闻
来源:陕西日报 2025-11-07 08:19

10月25日,第32届杨凌农高会省妇联展厅内,造型精美的澄城花馍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目光。 本报记者 杨小玲摄
从指尖生花的品牌塑造,到逐梦职场的青春护航,再到纾困解难的企业帮扶,近年来,省妇联聚焦女性发展需求,以精准服务为笔、以坚实举措为墨,在三秦大地上书写着助力女性成长、赋能巾帼建功的温暖篇章。
指尖技艺架桥,“三秦巧娘”织就致富路
10月29日,第32届杨凌农高会省妇联展厅内热闹非凡。一款名为“龙腾盛世”的澄城花馍,凭借栩栩如生的造型与吉祥美好的寓意,成为“人气王”。参展群众纷纷驻足,举起手机拍照留念。“农高会这几天,我们不仅收获了1.6万元的花馍订单,还敲定了1个特产合作项目、1个研学实践合作项目。”澄城花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申红云告诉记者,以后会有中小学和文旅团队来工坊体验花馍制作,相信这项非遗技艺会被更多人了解和喜爱。
展厅里的惊喜远不止于此:印有农民画图案的丝巾,成了兼具乡土风情与时尚感的配饰;古朴皮影做成小巧耳环,自带文化韵味;藤编变身精致发簪,质朴中透着灵动;掐丝珐琅制成车载香熏,让非遗美学融入日常生活……在三秦女性的巧思与巧手之下,古老民间艺术与现代时尚碰撞融合,既保留了艺术性又兼具实用性,妇女手工正成为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从农高会上的非遗展演、签约洽谈,到助力增收的直播带货,再到严谨细致的产业标准制定,近年来,省妇联始终将妇女手工产业作为促进城乡妇女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的三大特色产业之一,培育的“三秦巧娘”品牌已带动建立3000多个手工经济实体,吸引34万名妇女投身手工行业。广大三秦女性在传承技艺的同时,编织着属于自己的精彩未来。
精准服务护航,女大学生逐梦新征程
“省妇联的这场招聘会太贴心了,不仅有优质岗位,还为我们提供简历诊断、职业规划‘一对一’服务。”10月14日,在陕西师范大学举办的“巾帼护航 就在金秋”2025年陕西省女大学生专场招聘活动现场,西安外国语大学应届毕业生冀婉那获得感满满。当天,这场招聘会线上线下吸引1.1万余人参与,593人达成就业意向。
10月22日,在陕西中医药大学女大学生招聘活动现场,特色服务区成了“人气打卡点”:AI赋能职业能力提升专区为毕业生提供智能化模拟面试、简历解析和精准岗位推荐;礼仪妆容专区的工作人员一边为学生现场化妆,一边细致讲解职场妆容技巧与礼仪要点;留学咨询服务点的工作人员耐心地为有意向出国深造的学生答疑解惑……暖心的安排全方位助力女大学生求职求学。
“除了为女大学生搭建就业桥梁,我们还一直关注她们的创业需求。”省妇联发展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为破解女大学生创业难题,省妇联常态化组织女企业家、创业导师、高校教师开展“巾帼创业导师进高校”活动,通过政策宣讲、项目路演、评审指导,并结合导师们的创业经历与实战经验,为有创业想法的女大学生增添信心与动力。
今年以来,省妇联深入实施巾帼护航计划,持续开展“巾帼创业导师进高校”活动,共建陕西省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基地,举办陕西省女性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比赛,提供女大学生就业见习、女性专场招聘和创业孵化等一系列服务,吸引6万人次参与,用心用情为女大学生就业保驾护航。
搭建沟通平台,为女企业家干事创业赋能
“去年10月的政企恳谈会帮我们解决了园区的用电问题,企业已顺利投产。”10月31日,陕西鼎益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爽感慨,“恳谈会这个平台太好了,让我们在发展中遇到的烦事难事有人听、有人管、有人办。”
助企下真功,纾困出实招。2022年以来,省妇联联合省级相关部门持续发力,接连举办多场“惠企赋能”政企恳谈会,为民营企业与政府部门搭建起高效直接的沟通桥梁,让企业诉求有处说、政策红利能落地。
每次恳谈会上,女企业家代表都会围绕企业发展瓶颈、经营难题、政策疑问等“急难愁盼”畅所欲言。参会的政府部门负责同志则立足岗位职责,开门纳谏、直面关切——现场解读政策要点、协商解决方案、精准制定帮扶措施,以“当场回应、靶向破题”的实效,最大限度为企业排忧解难。
省妇联还拓宽服务维度,以更实举措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方面积极搭建政策融通平台,加强与省级有关部门协作,做好信息传递、恳谈对接、调研摸底等基础工作;另一方面组织金融专家、助企首席服务官深入企业一线调研,开展政策培训班、行业观摩活动,帮助女企业家提升政策运用能力,切实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为民营女企业家干事创业注入强劲动能。
记者 杨小玲 见习记者 李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