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建成老年教育机构260所 让老年人在文化滋养中乐享晚年
来源:陕西日报 2025-10-23 08:18
10月15日,陕西老年大学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分校的学员在上形体课。 记者 杨小玲摄
10月15日上午,在陕西老年大学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分校,67岁的李秋礼推开声乐教室的门,向早到的伙伴们点头问好。一场充满期盼的音乐学习之旅即将开启。
“我打小就爱跟着旋律哼唱,可一直没机会接触专业训练。现在,我退休了,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了,总算圆了这个梦。”李秋礼指尖轻轻拂过课桌上的乐谱,笑着分享选择声乐课的缘由,“老师说唱歌能练呼吸,对老年人的心肺功能特别好。对我来说,练唱歌既开心又能养生,多好的事。”
李秋礼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唱支山歌给党听》乐曲。学员们跟随着悠扬的旋律开始练声。
隔壁舞蹈室里,轻柔的舞曲声与舞步声交织,和声乐教室的歌声遥相呼应。
一唱一跳间,是学员们对生活的热爱,为这座城市的秋日增添了一抹鲜活的律动。
“今年3月初,为推动妇女事业与老年文化教育事业深度融合发展,在陕西省老年大学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对原有‘魅力女性空间’进行全面扩容升级,成立了陕西老年大学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分校。”陕西老年大学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分校副校长王瑞介绍,“我们推行小班制精品教学模式,让教学更具针对性、更有温度。”截至目前,该分校已吸引600多名学员加入。
记者了解到,该分校既保留了合唱、国画、形体、瑜伽等深受学员喜爱的经典课程,又结合前期对学员需求的深入调研,增设了油画、芭蕾、古琴等特色课程,进一步拓宽了教学品类,更好地满足学员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开班,58岁的刘娜便第一时间报了钢琴课。
“一年30次课,一对一教学,钢琴教室还有免费开放时间可自主练习,学费800元,真是将性价比和体验感都拉满了。”刘娜笑着分享学习成果,“经过半年多的练习,我不仅学会了识五线谱,还能弹奏《茉莉花》等曲子,每次弹完都特别有成就感。”
“来这儿学钢琴的学员,不少都是从零开始,有的连琴键都没碰过,甚至分不清五线谱和简谱。即便如此,大家的学习热情一点儿都不含糊。”钢琴课教师罗晨毅介绍,学员们在课堂上盯着琴键反复练习指法的专注劲儿,课后追着问“这个音符怎么弹”“节奏总卡不准怎么办”的认真劲儿特别打动人。
上完钢琴课,刘娜没多停留,又快步向茶艺教室走去。“我一口气报了钢琴、茶艺、太极拳三门课,每门课回家后都得花时间巩固练习。虽然忙,但我特别开心。”她笑着说,以前总担心退休后生活单调,现在每天被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日子过得非常充实。
“考虑到学员的实际情况,我们把大部分课程都安排在白天,但也会根据部分学员的时间需求,将个别课程调整到晚上,尽可能地为大家提供便利,让更多人能轻松参与到学习中来。”王瑞说。
课程贴心,这里的师资力量更是“硬核”——很多教师都是西安美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的资深教师。
走进校园,这里处处可见学习的场景:书法课上,学员们专注临摹、悉心体悟,在笔墨飘香中感受汉字的筋骨与韵味;瑜伽班上,大家伴着舒缓的轻音乐,在一呼一吸的吐纳间,褪去日常的浮躁,尽显岁月沉淀后的从容与安然;形体课上,学员们跟着老师的口令舒展肢体,踮脚、拉伸、体态矫正的每一个动作,都透着认真与专注……
“除了日常教学,我们还会定期组织声乐汇演、诗歌朗诵等演出与展示活动,通过搭建能展现学习成果、绽放个人风采的舞台,让大家不仅能‘学得好’,还能‘秀得出’。”陕西老年大学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分校校长邵卫青说。
“下一步,我们还会持续关注学员的需求变化,继续增设课程种类,让这个‘艺术充电站’能给更多人带去文化滋养,让群众的文化生活更有活力、更有滋味。”邵卫青介绍。
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分校的热闹景象,是全省老年文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鲜活注脚。
近年来,陕西持续推进老年教育资源扩容与服务提质,已建成老年教育机构260所,布局各类老年大学(教学点)828个,实现文化服务触角向基层延伸。各教学点立足群众需求,因地制宜开设书法、声乐、器乐、舞蹈等多元专业课程,真正将文化课堂搬到群众“家门口”。
现在,在陕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走进课堂、重拾爱好,在丰富多元的文化滋养中拥抱充实美好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