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论坛丨“谁闹谁有理”?公正与理性才是舆论场“定盘星”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8-13 08:08

又一起“苦情叙事”反转。

近日,游客王某颜反映称,其在西安大雁塔附近一汉服馆内因消费纠纷与店主刘某发生冲突。此事引发广泛关注。回顾事件始末:游客王某颜因对选片不满滞留店内5小时,堵门阻拦其他顾客进店;店主刘某多次劝离无果后,将其推搡倒地。在警方调查期间,该游客刻意隐瞒民警组织调解、就医期间外出等事实,在网络上持续发布“被殴打致昏迷”“民警未做笔录、勾连商家”“孩子挨饿无人照顾”等不实信息,引起舆论风波。8月9日,西安警方经过全面调查,依法对涉事双方进行了处罚。店主刘某因推搡王某颜致其倒地,涉嫌故意伤害他人被拘留5日,游客王某颜因寻衅滋事被拘留6日。

网络赋予每个人发声的权利,但任何权利都有边界。在信息时代,公众越来越倾向于在网上表达诉求、维护自身权益,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如果突破法律红线去过度“维权”、极端“维权”,也必然会让自己付出沉重代价。

最终的处理结果,正是传递了这样一种明确信号:靠煽动情绪替代事实,用“苦情叙事”博取同情,以虚假舆论造声势、谋私利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西安作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旅游景区景点众多,是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特别是近年来“西安年·最中国”、大唐不夜城、长恨歌演艺等文旅品牌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前来打卡。曾有网友调侃:每逢节假日,全国14亿人,7亿在西安。

但流量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带来游客,也会让负面事件以更快速度扩散。一个普通的消费纠纷,因当事人“卖惨式”控诉被无限放大,最终演变成对西安旅游服务质量的质疑。这受损的不仅是涉事双方,更是一座城市多年积累的旅游口碑。当理性对话被情绪宣泄取代,维权与施暴便仅有一线之隔。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任何时候都要坚守事实底线,绝不容许用煽动情绪替代事实。新闻媒体是揭露真相的利器,更是守护理性的盾牌。要始终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坚决不能未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便为博眼球、抢流量而在舆论场推波助澜,向公众传递虚假信息。

公众的信任离不开公正的守护。西安警方以客观严谨的调查、不偏不倚的处置,用确凿事实厘清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这是对“有理不在声高”的生动诠释,也是对“谁闹谁有理”的有力驳斥。面对此类乱象,需要更多这样坚守公平公正的底气、用事实击碎谣言的担当,也需要每一位网民筑牢理性防线,不被煽动裹挟,不做谣言推手,在信息未明时多一分耐心和冷静。唯有法治的坚守与理性的回归,才能让网络空间真正成为亿万网民的精神家园。

董渺 曾若溪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