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风雨中的“哨兵” ——陕西气象部门与多方协作应对强降水过程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7-29 08:06
7月26日,榆林市气象台工作人员密切监测天气变化,及时更新预报预警信息。 受访单位供图
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陕北地区迎来了一次强降水过程。7月24日至27日,榆林定边累计降水量267.3毫米;7月24日至26日,延安吴起累计降水量263.9毫米;7月24日23时至25日0时,靖边县红墩界最大小时雨强达72.3毫米。
得益于气象部门准确及时的预报预警以及地方党委、政府的高效行动,陕北地区在此次强降水过程中有效降低灾害损失,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
在强降水发生前,省气象局依托覆盖全省的“空天地”一体化气象监测网络,密切追踪天气系统变化并指导相关市县气象部门开展精准预报工作。7月23日,气象部门精准研判此次强降水的影响范围、强度和主要时段,明确陕北中北部将出现暴雨,榆林北部局地有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对流天气。气象部门的精准监测为后续防灾减灾工作赢得宝贵的准备时间。
“强降水主要时段为7月24日午后至26日夜间,延安西北部、榆林中东部有暴雨,榆林北部局地有大暴雨。”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小婷说,本次降水过程持续时间长,陕北中北部累计雨量大,短时雨强大,强降水点状散发。
随着时间的推移,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持续跟踪天气变化,通过多种渠道密集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叫应”要求迅速传达至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为决策提供最新依据。
基于气象部门精准的预报预警,陕北地区各级党委、政府迅速行动,提前组织群众转移避险。
在榆林,水利、气象两部门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提醒各县(市、区)、各部门压实防御责任,紧盯危险区与强降雨重叠区,组织山洪灾害专题会商、专题部署,强化实地监测与预警叫应,提前落实转移避险措施;交警部门及时封闭道路,开展引导工作,并发布安全出行提示与绕行建议……
在延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同步启动市级防汛四级应急响应,为防灾减灾工作争取了宝贵时间。市气象局严格执行“13161”精细化预报服务机制,24小时监测天气变化。依据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水务部门加强河道巡查和水库调度,自然资源部门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24小时监测,应急管理部门提前转移危险区群众。
“7月26日凌晨,我们接到气象部门‘叫应’后紧急集结。6时,我们和交警、公安部门一起疏散了街道上的人和车。”吴起县雷霆应急救援中心主任周银磊说。
7月27日,雨水渐渐“退场”。在这次强降水过程中,气象部门努力当好“哨兵”,精准预报、提前预警,与公安、交通、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紧密协作,全力筑牢汛期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