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邑下官锺 辗转魏韩秦 见证大一统
来源:陕西日报 2024-11-19 11:13
安邑下官锺。
安邑下官锺腹部铭文。
咸阳博物院宣教部讲解员李梅介绍安邑下官锺。
扫描二维码了解安邑下官锺
安邑下官锺
姓名:安邑下官锺
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出生时间:战国
出土地:咸阳市渭城区
年龄:约2300岁
户籍登记时间:1966年
现住址:咸阳博物院
本报记者 孙亚婷文/图
在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场活动中,咸阳博物院被公布为新增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为更好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咸阳博物院文庙馆区基本陈列展厅于今年6月起开展整体性提升改造工作,并于国庆假期以全新的面貌对外开放,展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秦汉至隋唐时期的重要文物。
11月14日,记者来到咸阳博物院文庙馆区。“帝都辉煌——秦咸阳文明展”展厅内人来人往,柔和的光线透过玻璃展柜洒在一件覆盖着斑驳铜绿的青铜器上。这件名为安邑下官锺的青铜器,器形硕大,制作规整。光影交错间,器身上錾刻的几段铭文依稀可辨,传递的信息印证了秦灭六国、一统天下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壹 扑朔迷离的铭文
安邑下官锺是1966年咸阳市砖瓦厂工人在塔尔坡塬边取土时发现的秦青铜器窖藏中的一件文物。在这个窖藏中,文物工作者还清理出20多件铜器,其中有龙钮錞于、青铜链梁钫等重量级文物。
“这批器物并非一国一地一时所造,它们的铸造时间为战国早期至秦代,对研究战国时期和秦代的量制、青铜器形制演变,特别是对秦自商鞅变法后推行法家路线、统一度量衡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咸阳博物院研究室原主任刘晓华介绍。
安邑下官锺通高56厘米,重19.7公斤。形状像常见的圆壶,带盖,鼓腹圈足,腹侧有对称的铺首衔环耳,从肩部至腹下有4道凸纹线,原有的镶嵌物已脱落。盖上有三环纽,环纽上附有外撇的鸟首。
铭文是最具文化内涵、帮助人们进行文物延伸解读的文字信息。纵观器身各处,安邑下官锺腹部有相邻的两处铭文。
一处有2行5字,为“安邑下官重(锺)”,作为器名的“重(锺)”字与其他4字分开。安邑曾是魏国的都城,下官是魏国王宫管理饮食的机构。这处铭文证明,这件器物是一件由魏国铸造的青铜锺。
另一处铭文有5行22字,为“十年九月,府啬夫成、左(佐)史狄角(校)之,大大半斗一益(溢)少半益(溢)”。整段文字的大概意思是,(某王)十年九月,啬夫成、佐史狄二人一起校验了这件锺的容量,结果为“大大半斗一益少半益”。
关于这段铭文,因为时间久远,一些字不够清晰,影响了通读和解释,考古界长期没有准确结论。但从依稀可辨的“斗”“益”等计量单位判断,这件器物上或许隐藏着战国时期的量制标准。
在安邑下官锺的颈部,还刻有一条横杠及铭文“至此”二字,口沿部另有铭文“十三斗一升”几个字。
文物工作者研究发现,安邑下官锺器身腹部所刻铭文均为三晋字体,而颈部及口沿所刻铭文则是秦国字体。
这些扑朔迷离的铭文,究竟隐含着什么秘密呢?
无独有偶,另一件文物的出现,终于帮助人们解开了这些谜团,让人们对安邑下官锺有了全新的认识。
贰 解开谜团的巧遇
2003年,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李学勤应邀参加香港中文大学讲学时,参观了该校文物馆珍藏的若干有铭文的青铜器。其中,一件从未著录的战国容器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件名为“荥阳上官皿”的器物上有两处铭文,上下对应,为同时所刻。一处在腹下部,为“荥阳上官皿”,作为器名的“皿”字与其他4字分开。另一处在腹正面,共4行19字,为“十年九月,府啬夫成、左(佐)史狄角(校)之,少一益(溢)六分益(溢)”。
荥阳上官皿与安邑下官锺的铭文何其相似,且时间、官职、人名完全一致!正是这次巧遇,让安邑下官锺的身世谜团一步步解开。
李学勤注意到,安邑属于魏国,荥阳属于韩国。两个诸侯国,不同城邑,不同的两件青铜器上为什么有着同样的“十年九月”及同样人名的铭文?
经过合并研究,反复互校,专家发现,“安邑下官”“荥阳上官”均为当时的地方食官名称,两件器物的名称字迹分别为魏国、韩国所刻;两者“十年九月……”等铭文却为同时所刻,出自一人之手,是由韩国保藏器物的机构“府”所刻。
这个发现揭开了安邑下官锺一段离奇的经历:曾经从魏国流入了韩国。
那“十年九月”又是何时、属于哪一位韩君呢?铭文里提供了一个线索,即“佐史狄”。
根据《殷周金文集成》《韩策》的记载得知,“佐史狄”在韩桓惠王三年任韩都郑的右库工师。专家推测,他应是后来升为铭文所记职务,器物所记“十年”是韩桓惠王十年,即公元前263年。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87年,秦国攻打安邑。次年,“魏献安邑,秦出其人”。或许由于这场战争的变故,安邑下官锺被转移到韩国,与荥阳上官皿共同经历了“十年九月”这次校量并留下铭文记录。
也有学者认为,从器物的形制来看,“十年九月”可能是韩厘王十年,即公元前286年。
叁 2000多年的穿越
那安邑下官锺又是怎么来到秦国的呢?
历史上,周平王东迁后,青铜铸造中心从关中东移,韩、赵、魏等国继承了东周相对发达的青铜文化,铸造的青铜器纹饰精美、精工细作,代表了战国时期青铜铸造技艺的较高水平。相反,秦在统一六国之前,由于铜原料较为贫乏,且秦国反对奢华、倡导朴素,青铜器的铸造以实用素器为主,纹饰简单。
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225年的百余年间,秦国和魏国发生了数次大规模的战争,直至魏国灭亡。秦国攻取的很多地方都是魏国的冶铁、冶铜及手工业基地。“魏国实用美观的青铜器得到秦人的喜爱,很多青铜器作为战利品被带回了秦国。”刘晓华告诉记者。
公元前249年,秦国攻取了韩国的成皋、荥阳。安邑下官锺辗转来到了秦国。
与安邑下官锺一同出土的青铜器,还有带有铭刻的“私官鼎”“平鼎”“半斗鼎”等。从铭文分析来看,这些器物原来不属于秦国,都是从他国流入的。
种种迹象表明,从咸阳塔尔坡秦青铜器窖藏出土的这批器物最后的主人很可能是一个长期同各诸侯国作战的秦国高级将领。这批青铜器是通过战争或其他方式流入秦国的。
“或许是因为战乱,秦末,这批器物被埋在了地下,在穿越2000多年的时空后,终于被我们发现。”刘晓华说。
肆 见证大一统的瑰宝
前文提及,安邑下官锺腹部铭文的“重(锺)”作为器名与其他4字分开。《说文解字》言:“锺,酒器也。从金、重声。”清代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段玉裁为其注:“古者,此器盖用以宁酒。故大其下、小其颈,自锺倾之而入于尊。”“锺”其实是圆鼓腹、短颈的壶,多与盛酒水有关。
那锺和量器又有什么关系呢?
研究发现,锺的出现与古代量制的发展演变密不可分。根据出土的实物资料,很多铜锺自身标明了容量特点,有关文献还将“锺”与容量单位“石”等并列计量。研究学者推测,安邑下官锺等名为“锺”的器物,很有可能兼作标准容量器使用。
“秦国奉行‘拿来主义’,六国的先进文化,秦国都仿效学习,量器当然也会被重新加刻利用。”刘晓华说。
安邑下官锺的口沿铭文“十三斗一升”,标明的就是这件器物在秦国使用时的容量。根据实际测量,其容积折算一斗的结果与秦国当时的一斗之值基本相同。这说明,秦国确实将其作为量器,按秦国量制校刻后进行使用。
战国时期,韩国的容量单位有斗和溢,系十进制。溢相当于升,范围在160毫升至169毫升之间。安邑下官锺腹部由韩国所刻的“大大半斗一益少半益”,经测定有1338毫升。研究人员认为,这不是对这件锺的容积记录,而是韩人在校量时发现这件器物的实测容积与使用容积的差异。
“安邑下官锺的出土,为研究战国时期各国容量标准和秦的统一进程提供了重要实物证据。它身上由魏、韩、秦3个国家錾刻的铭文,不仅说明了战国时期各国的度量衡确实各自为制,而且体现了秦推行法治、统一度量衡的决心,是一件难得的文物瑰宝。”刘晓华说,数十年来,安邑下官锺作为文化使者,十多次出访国外,以非凡的“身世”诉说历史的过往,得到了广大观众、专家学者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