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阵地”何以让履职接地气聚人气——省市县政协以委员工作室建设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7-21 07:50

“叔叔阿姨们好,最近有啥问题需要解决?”

“咱小区便民座椅少,天热了,大家纳凉、锻炼很不方便。”

……

6月10日,在铜川市王益区青年路街道五一社区铜华小区“小板凳议事会”现场,青年路街道政协委员工作室驻室委员、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代表围坐在一起,拉家常、提建议。

“小板凳议事会”是青年路街道政协委员工作室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创新探索。

一块空地、几条板凳,群众在哪会就开到哪,让委员履职更接地气、聚人气。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

近年来,省市县政协持续推动委员工作室规范化建设,全省1338个委员工作室成为一个个联系服务群众的“阵地”,打通履职为民“最后一公里”,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

建好“一室”:

架起界别群众“连心桥”

让铜华小区群众格外高兴的是,“小板凳议事会”结束后不久,经过驻室委员积极协调,铜华小区等5个小区增设了便民椅。

“想不到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委员们真给力!”铜华小区居民崔凤云说。

青年路街道政协委员工作室成立于2022年7月。委员工作室的墙上悬挂着协商议事组织架构、制度规则等,图文并茂,一目了然。

“我们始终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推进标准化建设,创新协商方式方法,持续提高履职主动性和积极性,与地区发展同题共答。由于辖区老旧小区多、老年人口多,助力基层治理成为我们的履职重点。”7月16日,青年路街道委员工作室驻室委员李景群说。

和群众“坐到一条板凳上”,才能更好听民声、解民忧、聚民心。

李景群介绍,“小板凳议事会”的出现源于一次调研走访。驻室委员在社区走访时遇到群众围坐在一起聊天,便搬了凳子和他们一起拉家常。后来这种“微协商”机制就坚持下来了。

委员工作室是委员履职和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重要阵地、重要平台。近年来,省政协出台《政协陕西省委员会关于委员工作室分类建设和制度化运行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全省各级政协加快完善委员工作室制度机制建设,推进委员工作室规范履职、有序运行。

渭南市政协探索“委员工作室+”工作模式,加强与党委政府部门、行业领域等协同联动,用活用好委员工作室;

安康市汉滨区政协创新建立委员工作室联社区“六进六促”工作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社区协商的积极性;

……

委员“小阵地”,履职“大舞台”。委员工作室架起界别群众“连心桥”,推动履职工作“动起来”“实起来”“活起来”。

联系“一界”:

发挥界别优势擦亮履职品牌

一个界别就是联系群众的一条通道。

“现在经营中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协调解决?”

“大家都比较关注民营经济促进法,今天会专门讲解。”

5月20日,一场以“凝识聚力 共促发展”为主题的实体民营企业经营发展现状座谈协商会在青年路街道政协委员工作室举行。

会上,围绕辖区企业反映的市场拓展、资金周转等问题,相关单位积极回应,驻室委员建言献策,共同疏通化解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

青年路街道政协委员工作室现有驻室委员22名,来自11个界别和6个党派,其中民营企业家委员8名。

针对辖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多的情况,青年路街道政协委员工作室充分发挥界别优势、委员特色,通过“微调研”“微协商”等形式,积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

界别群众在哪里,工作室就建在哪里;界别群众需要什么,就建什么主题的工作室。

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洛川县政协组建苹果产业委员工作室;为推动科技创新,榆林市榆阳区政协组建秦创原委员工作室(科技与农业界别);突出地域特色、产业特色,宝鸡市凤翔区政协组建非遗传承政协委员工作室;西安市政协工青妇、青联界别委员工作室培育“委员进企业”“委员做公益”两大标志性品牌,让委员履职更有温度、更具辨识度。

省市县政协充分发挥不同行业领域界别特色、委员自身专业特长、政协联系广泛优势,建立各具特色的委员工作室,推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不断完善。

服务“一方”:

以实干编织为民“服务网”

协商在一线,让群众“有事好商量”。

在青年路街道,每周两次的“小板凳议事会”不仅是委员和群众的“暖心之约”,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从“坐等诉求”到“主动破题”,委员履职与服务民生深度融合。现在,“小板凳议事会”已衍生出“凉亭议事”“广场听证”等多元场景,拓展了协商方式和平台。同时,以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把群众意见收集起来、反映上去,帮助党委政府科学决策。

去年以来,青年路街道政协委员工作室共提交社情民意信息82件;开展各类“微协商”活动20余次,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25件;开展各类“服务为民”活动10余次,受益群众1000余人。

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协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依托委员工作室不断提升委员联系服务群众能力,以“一室”联“一界”、服务“一方”,串点成线、连线扩面,构建起履职为民“服务网”。

秦商总会委员工作室服务秦商发展,围绕助企纾困解难、优化营商环境,深入企业开展“微协商”;

汉中市政协妇联界委员工作室围绕助力解决妇女群众普遍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

商洛市政协蓝舰委员工作室充分发挥政协医药卫生界委员人才技术优势,常态化为基层群众提供专业医疗健康服务;

兴平市政协深入开展“三进一请”活动,组织引导各界别委员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邀请界别群众到委员工作室座谈交流,解决了一批急难愁盼问题;

……

三秦大地上,一个个委员工作室嵌入城乡之中,融入群众生活,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协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记者 刘曌琼 屈荔鹏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