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渭南丰原村:“长短”结合“打牢”产业发展基础 让乡村振兴更有底气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1-05-03 18:37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董少波 张武辉 渭南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渭南市临渭区丰原镇丰原村,通过整合资源、因地制宜选产业、“抱团发展”等多项措施增产增收,“长短”结合打牢产业基础,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更有底气。
渭南临渭区丰原村(猕猴桃产业扶贫示范园)
最近,渭南临渭区组织30多名镇、村干部组成考察团,来到丰原村的猕猴桃产业扶贫示范园,从土地流转、品种引进、产业规模、效益带动等方面进行交流学习。
渭南市临渭区丰原镇丰原村党总支部书记、村集体经济公司经理田安民:“从2017年开始,就是咱提倡在家党员‘家家建果园’,‘两委’干部‘户户有产业’。”
渭南市临渭区官道镇乡村振兴办主任陈武宏:“过去的丰原村也是一个比较贫困的村,党的扶贫政策照耀了咱们的丰原村,丰原村因地制宜发展他们的猕猴桃产业,通过产业的带动,群众才能有收入,生活才能富裕。”
6年前,地处秦岭北麓的丰原村从杂乱的产业中优选出猕猴桃作为主导产业,但因品种杂乱、管理粗放,猕猴桃种植并没有给群众带来“甜头”。这让村“两委”干部不得不重新思考猕猴桃产业该如何统筹发展。
渭南市临渭区丰原镇丰原村党总支部书记、村集体经济公司经理田安民:“当年咱省上也提倡猕猴桃东扩南移,这也是一种战略机遇。提倡发展集体经济在2017年7月份,成立了集体公司了规范化管理,规范化运作,走‘支部+公司+贫困户’的路子,就是利用集体经济这块,带动咱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村上成立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后,通过土地流转,把经营散户集中起来,由村集体经济公司发展经营猕猴桃、香椿和光伏产业。曾因病致贫的田根红,当年就“背靠”村集体经济公司这棵“大树”脱了贫,如今在管好自家5亩猕猴桃园的同时,他还在扶贫产业园里挣工资。
渭南市临渭区丰原镇丰原村村民田根红:“这个桃子去年头一年挂果,一亩地的基本效益就是六七千块钱,我在这个产业园里就是开个车、除个草、上个肥,集体经济这块一年还能挣几千块钱,一年总共就一万多块钱的收入。”
为做强产业、做大品牌,丰原村通过猕猴桃果王争霸赛、“我在长寿原有树桃”助农消费扶贫活动,2020年建设香椿加工厂等一些列举措,打造丰原村猕猴桃、红油香椿品牌。
这几天,丰原村的香椿也进入采摘销售的关键期,刚刚吐露出红色嫩芽的红油香椿引来不少客商前来采购。
渭南市临渭区扶贫产品超市负责人张文晖:“去年我们过来以后看了,就开始在这块采购这个东西,销路的话我们线上还是在不停地发货,红油这种品种还是比较认可的,基本上带回去当天就销完了。”
渭南市临渭区丰原镇丰原村村民田志民:“有干的信心,越干越有劲儿。”
渭南市临渭区丰原镇丰原村村民田根红:“随着国家政策的实施,我又续上了2亩园子,幸福是靠干出来的,跟上政策,好好干奔小康。”
渭南市临渭区丰原镇丰原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集体经济公司经理田安民:“五年以后的丰原村,是咱的村民钱袋子鼓起来了、环境美起来了、民风好起来了的丰原村,是愿意让城里人到农村来的丰原村,美丽宜居的丰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