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丨深化“五育融合” 开学季教育教学观察
来源: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25-03-12 09:2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谋划好“十五五”教育目标,围绕全市教育中心工作和教育改革热点,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特开展深化“五育融合”、开学季教育教学观察活动。本次活动聚焦科学教育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数字赋能提质、思政课与课程思政、体育与健康等六大主题,涵盖西安市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等11个区县、开发区,各类学校(含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中职学校、特教学校)34所,教育教学观察240节,奋力服务西安教育高质量发展。
2月21日,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全体教研员,走进了陕西省西安小学、西安高新区第十初级中学、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西安市体育运动学校、西安西缆幼儿园、长安区特殊教育学校等六所学校,开展了主题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开学季教育教学观察活动。西安市新城区教育局副局长韩靖、体卫艺科科长杨勃,陕西省莲湖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尹钰,西安市长安区教研室主任郭环,西安市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刘婷等与相关区县教研员参加活动。
学校体育与健康工作特色
西安小学始终秉持“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将体育与健康教育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石,构建了“阳光体育,健康人生”的特色教育体系。学校构建体育三段式乐学课堂。
低段:1年级——2年级开展“游戏化运动启蒙”,设计包含动物模仿操、彩虹障碍赛等36个趣味项目,将体质监测指标融入情境教学。
中段:3年级——4年级实施“运动技能模块化教学”,每学期设置篮球运球、武术基本功、田径、花样跳绳等6个专项单元,丰富学生体育课堂学习内容。
高段:5年级——6年级推行“运动+课程”,除常规体育课堂的教学,还开设运动损伤防护、赛事解说等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体育综合素养。
西安高新区第十初级中学“五育融合”“以体育人”,强健学生体质,学校体育与健康工作特色突出。在学校“每一个学生应在课堂上专注出神,在绿茵场上奋力出汗,展现青春应有的奋斗姿态”教育理念引导下,高新十初学生积极投入到晨练、课间操、“跃动的青春”特色绳操,“潮玩共舞一起YOUNG”排舞课程,“超燃绿茵场”TABATA体能课特色体育课、冰球、冰壶、轮滑、飞盘等体育社团的课程中,体质健康水平大幅度提升。
学校在落实《西安市中小学强健学生体质若干措施》要求上,积沙成塔,紧抓学生练起来的日常分秒;多元有趣,丰富学生动起来的精彩课堂;以赛代练,搭建学生拼起来的绿荫赛场。推动学生“学会、勤练、敢比”体育技能和项目,在体育课堂和绿茵场上挥洒奋斗汗水,强健青春体魄。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十分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努力为学生提供全面、优质的体育教育,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行 “学、练、赛” 一体化教学,在义务教育阶段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采用“3+1+1”模式,即每周安排3节常规体育课加1节体能课和1节特色体育活动课。高中阶段按照体育课程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通过多样化的课程安排,确保学生每天都能参与到充足且丰富的体育活动中,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西安市体育运动学校秉持“体育与健康并重”的理念,致力于通过专业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健康管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拥有专业的教学、训练师资队伍,教师、教练员们凭借丰富经验与专业技能,为学生量身打造教学和训练计划。校内配备先进且完善的体育设施,高标准的运动场、功能齐全的体育馆等一应俱全,充分满足日常训练与教学需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运动环境,助力提升竞赛成绩。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公共基础课和专项技能课,还精心安排了体育与健康核心理论课,让学生深刻理解体育与健康的紧密联系,养成科学锻炼、健康生活的好习惯,多年来已为社会输送众多体育优秀人才。
西安西缆幼儿园以“健康第一”为核心教育理念,致力于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构建了科学完善的健康教育体系,为儿童全面发展、幸福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在体育运动方面,该园秉承“运动让童年更快乐”的宗旨,以“顺从天性、回转致趣、灵活多元、整合发展”为理念,大力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深研“民间体育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积极作用,结合“一园一亮点”项目,将民间体育游戏与幼儿足球运动结合,开展游戏化足球运动实践,围绕运动的多维度功能,自主研发《幼儿动作发展观察及活动质量评价表》,构建了“两动四力”运动课程。有效的促进了幼儿的运动兴趣及能力的发展。
西安市长安区特殊教育学校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断改善和提升其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促进智障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探索适合学情的运动保健支持体系,做好早操、课间操、活动课;结合季节特点,把律动操、跑操及各种游戏活动、康复小运动结合进来,培养学生的运动参与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融合康复训练,将体育教学与康复训练紧密结合。
例如,借助平衡木、大龙球等器材,辅助学生进行平衡感与触觉训练,改善感知觉障碍;运用运动疗法,针对学生的肢体运动障碍,制定专门的体育训练计划,促进肌肉发育与关节活动,提升身体运动功能。
体育与健康主题观察
西安小学孙建国老师执教《耐久跑》一课,紧扣课程标准总体设计和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体现了“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聚焦核心素养,发展了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锻造了学生良好的体育品德。
本课从热身活动到技术讲解,从分组练习到游戏竞赛,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利用音乐节奏稳定跑步速度,学科融合提升运动趣味;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完成耐久跑练习;采用分组竞赛,体现教学评一体化,激发学生潜能。本节课创新多元评价,教师通过多角度观察、记录、点评,从学生运动成绩、参与态度、合作精神、意志品质,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鼓励,让本节课从“运动技能学练”转向“运动文化体验”,为学生从小树立“终身体育”的信念,体现了学科育人的核心理念。
西安高新区第十初级中学封佳老师执教的八年级《双手前置实心球》,学习目标明确且富有深度,旨在让学生精准掌握背弓姿势以及腰腹快速收缩发力的核心技术动作 ,同时借助多样化、趣味化的练习形式,全方位增强学生的体能,悉心培育学生坚韧不拔、勇于挑战的体育品德。课程伊始,一场别开生面的抢垫子游戏迅速抓住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在轻松活跃的氛围里,学生们亲自上手尝试,进而敏锐地发现背弓这一关键因素对投掷距离产生的显著影响,自然而然地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紧接着,进入练习环节。两人一组后接同伴实心球的练习,让学生们在你来我往间,切实体会到背弓拉开时身体的肌肉记忆与发力感觉。随后的两人一组跪姿投掷,巧妙地减少了腿部发力的干扰,使学生们能够心无旁骛地专注于腰腹收缩发力的技巧训练。利用弹力带进行站姿投掷练习时,额外增加的阻力进一步强化了学生们对发力的感知,让他们对力量的运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课程后半段,先是开展完整动作练习,帮助学生将之前拆解练习的动作连贯起来,形成肌肉记忆。
随后,充满竞争氛围的分组投掷挑战赛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特意设置的“满分线”,激发了学生们的好胜心,要求投掷后快速捡球传递的规则,极大地提升了练习密度,让学生们在紧凑的节奏中不断巩固技能。在体能训练环节,精心设计的四组循环练习——俄罗斯转体、跳垫子、敏捷圈、俯卧两头起,从不同维度发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力量与协调性,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提升筑牢根基。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周剑老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羽毛球模块《后场后退步法》。周老师通过“爱国”“爱心”“爱好”三爱展示了一节完整的体育教学课,教学逻辑清晰,采用讲解、分解练习、完整动作、实战应用四步递进的教学方法,兼顾学生技能掌握、安全意识和体育品德培养,安全管控到位,负荷设计合理,学生参与热情高涨,课堂氛围活跃,充分展现了体育运动的魅力和学生的青春活力。
西安市体育运动学校教师杨勇的《认识田径运动》体育课,紧抓中职体育运动专业学生的特点,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了解田径的含义、田径运动的功能和分类。
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大亮点,一是贴近学生实际。教师从该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出发,带领学生学习日常训练中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突出了专业课教学的严谨性;二是教学方法多样化。通过制作精良的PPT展示,优化整合的教学素材,高效的师生互动,使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三是融合了课程思政元素。通过展示国际、国内的杰出运动员比赛视频,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精神,勇敢顽强、超越自我、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爱国热情,激发了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与热情。通过学生对田径运动的认识学习,达到育人与育心的统一。
西缆幼儿园呼静老师在集体教学活动《解决问题办法多》中,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引入,帮助大班幼儿建立欺凌的初步认知,并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识别被人欺凌时的情绪,鼓励幼儿能够自我表达情绪,最后以问题为导向,和幼儿共同探讨更有效的处理各种被欺凌的方法,活动环节设置层层递进,师幼互动积极有效,展现了较高的教育教学素养。
户外体育活动《夺宝炸弹》活动中,大二班朱珺老师及时捕捉大班幼儿喜欢足球运动的兴趣点,利用幼儿喜闻乐见的“木头人”游戏和大班幼儿喜欢分组协作竞争的心理,设计2组游戏,帮助幼儿分别练习按指令带球走和停止,巧妙地培养幼儿控球能力和奔跑中灵敏的躲闪能力,在提升幼儿足球技能的同时,与幼儿共同体验足球游戏带来的愉悦感受。活动目标明确,环节清晰,师幼互动高效,幼儿兴趣高,教学效果好。
西安市长安区特殊教育学校刘志宇老师执教的四年级《运动与保健》——跳跃,能将实践性与趣味性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运动行为和习惯,提高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弹跳能力。通过原地起跳、原地开合跳、向前开合跳、圆圈内向前开合跳等教学设计,激发培智学生运动兴趣。教学设计整体递推性强,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良好的运动乐趣与体验,掌握了跳跃的基本运动技能和方法,教学效果良好。
之后,教研员分赴各学科课堂进行思政课与课程思政的具体观察和教学研讨。
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实现儿童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健全人格品质,提升国民综合素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将在西安市教育局党委的领导下,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积极落实西安市教育局制定的《中小学强健学生体质的若干措施》,深入开展科学、有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新模式研究,助力体育教师科学、规范、高质量地上好体育课,更好地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