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校长谈“双减”丨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校长高忠学:推行“熔断制”作业 向重复性无效作业说“不”

来源: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2021-12-07 07:35

编者按:“双减”政策落地已逾百天,陕西各中小学结合学校特色,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并对以往的教学理念进行了调整。校长们对“双减”政策怎么看?学生多样化需求该如何满足?在实施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做法值得借鉴?即日起,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指导,“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西部网联合各市级学习平台推出《百名校长谈“双减”》策划,邀请全省百余名中小学校长,聊一聊“双减”实施后,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改变,探寻优质教育之路。

百名校长谈“双减”嘉宾: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校长 高忠学

6b5c7812071538e4e04a1030a0e3c927.jpeg

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校长高忠学

出台多项教育教学行为规范 有效推进“双减”工作

高忠学介绍,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建立以校内为主、家校协同、分工明确的管理机制,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主体。执行“双减”政策中,领导小组积极向广大教师和家长进行“双减”政策宣传,制定“双减”工作管理办法,组织教师研究“双减”提质增效教学方法,协调“双减”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为更好落实“双减”政策中对作业管理的要求,学校先后制定了《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落实“双减”工作实施方案》《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落实“双减”工作作业管理制度》《作业设计及管理办法》《作业公示制度》《学科作业管理办法》等教育教学行为规范,有效推进“双减”工作。

6cd76b0b357644ae5a78a69f1ff58799.jpeg

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

为严格依照课标教学,出台《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双减”教学常规要求》《考试管理制度》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规定课程、规定课时,各年级、各科目、各班级不得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不得随意增加考试次数,提高考试难度,考试成绩采取等级制,考试成绩反馈采取一对一、面对面、书信或是手机私信的方式告知家长的反馈方式。

“‘双减’是要向老师的课堂要成效,老师只有想方设法把教学重点、难点讲透彻、讲明白了,学生才能更高效完成作业。‘双减’也是向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成效,老师要精心布置并及时批改作业,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每个学生在分层布置的作业中获得巩固提高。”高忠学说。

f53aeef18e9ac0c8946bd101bd4d023d.jpeg

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

推出“熔断制”作业 向重复性无效作业说“不”

“学校在落实作业的有效管理和提高学习效果上做了很多探索,为学生课业负担做减法,为学习效果做加法。”高忠学说,减轻课业负担要做好减法,一方面要杜绝重复性、无效作业,另一方面也要根据课程特点多样化布置作业,同时,还要分层次、精细化布置作业。

同一道题,学习好、中、差的三类学生往往会用不同的时间做完。分层布置作业,为的是让所有学生都能按时做完作业,同时,学习能力较强的,老师会鼓励并指导其完成能力要求更高的“附加题”,让他们在学习上在校园就能“吃饱”“吃好”,减少参加校外培训需求。

要培养学生科学做作业的流程习惯。引导学生在写作业之前先整理笔记,复习今日所学,再规范地写作业。写作业时不翻书、不翻笔记,像对待考试一样规范书写。即,把“作业当考试,把考试当作业”。

要精细化设计重点课程的活页作业。针对考点、易错点,精细化设计有层次,有难易程度递进的作业,每一道题都有准确训练目的,以此达到学生对此知识点全面深刻的掌控,并在不断使用实践的基础上年年更新,年年完善,精益求精。

要创新作业形式,落实分层作业设计。在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方面,学校语文、数学、英语、理综、文综、艺体六大学科组分别进行作业设计分享,充分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研讨,确定“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的方向,形成了表达作业、书面作业、实践作业、拓展作业(如问卷调查类、手工制作类、家庭实验类、单元错题反思卡片类)四级作业体系,A、B、C三级作业分层,落实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进而经过整合和实践,形成各学科作业设计方案,针对方案内容,学校成立校级作业审核专家组,以“双减”政策为指导,对作业设计方案进行科学性、规范性的审核,最终制定出学校作业设计方案,指导教师完成相关作业设计。

针对不同类型的作业,开展多元化评价:对于书面作业,采取评语印章,注重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对于手工制作类、家庭实验等创新、实践类作业,以评奖的方式肯定和鼓励学生;对于学优生和后进生,采用面批面改的方式,通过师生直接对话了解学生学习动态。

在控制作业总量方面,各学科于每周一将作业内容和作业用时上报年级部,年级部统筹安排全科作业量和作业用时,对不符合要求的学科作业进行整改,并将每周作业进行备课组内、家校群内公示,接受师生和家长的监督;同时,建设备课组内互查、年级部检查、教务处抽查、学生与家长问卷调查的四级作业量监督体系,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

各班级利用小白板对每天的作业进行公示,班主任根据本班一天具体学习、生活安排统筹一天作业,如遇有特殊情况班主任有权对作业进行删减,如果还有学生在21点30分还未能完成作业,可以采取作业“熔断制”,学生可以不写作业,按时睡觉。

b33cedd6a8437354123419097edae045.jpeg

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

向课堂泡沫说“拜拜” 让学生实实在在“get”真本领

课堂是落实双减提质增效的关键,只有课上好了,作业的质量才能保证,学生的作业负担自然也就减轻了。学生课下的问题,老师在课堂上都应该有所预判,有前瞻性,课堂提前解决,课下留有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自主钻研和探索。

学校教师在备课上下足功夫,在“五定、四备、三研、二评估、一中心”的总体要求下,备课互研活动雷打不动,坚持备课组常规检查督导工作不动摇,建立了备课组常规检查考核制度,在制度的约束下,保障教师备课活动有效开展、高位运行,真正为教学活动储蓄备能,保驾护航。

学校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再次解读、学习课标,把握教学整体方向,研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与内容,进一步细化各学科双向细目表,落实考点、热点,掌握教情,吃透学情,确定教学起点和策略。

上课方面,从细节入手,有效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挤掉课堂的泡沫,让学生实实在在学到真本领。从课前、课后的贴心服务于管理入手,例如,课前提前2分钟进课堂,观察学生学习状态、课前情绪,课前准备,为上好课做准备。课后留观3分钟,对学生质疑的问题及时答疑,对作业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面批,对课堂状态不佳的学生及时沟通交流以示警醒。优化“自精合练”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将“自精合练”教学模式中的“自”单提在课外,实现课前有目的地预习自学,延长“精讲、合作探究、练习”时间,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而提高每堂课的教学质量。

狠抓“三课”,使每位老师都能找差距、快成长、稳提升。研究型课:根据学科课堂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指定专人进行上课剖析,备课组共同研究制定解决策略方案;指导型课:根据学科阶段检测反馈情况,备课组有针对性地对成绩偏低的班级及教师给予课堂指导、诊断把脉、分析问题,以达到对症下药、有效提升;互助型课:同科目教师针对同一知识点上同一节课,相互听课,共同研究分析,以达到一起进步、共同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着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也给大家带来很多欢乐。轮滑社团、篮球社团、计算机社团、音乐社团、手工艺制作社团……学校现有73个社团,每个礼拜三下午4点至6点,初一至初二的所有学生都会有2个小时的社团活动时间。执行“双减”以来,学校社团对学生素质教育、兴趣特长方面的培养作用更加凸显,“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手头笔下的作业减少后,眼中看到更宽阔的天地,学到更广的知识,享受多样化学习生活的乐趣。”高忠学说。

1b4c0f7ab1f032a837605d3d1c726913.jpeg

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

教师培训与教师负担之间存在矛盾 希望改变指挥棒

“双减”背景下,考试体制、中考的选拔方式不变,减轻了课业负担,但学生学习成绩没有保证,家长、老师顾虑重重。要在师生、家长中彻底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的思想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对学生的教育永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

教师培训与教师负担之间的矛盾。在深化教育改革方面,学校渴望对教师进行大面积的、定期的、多次的培训,以此提升全员教师教学水平,可是优质的教育培训太少,教师教学负担重,大部分时间投入教学,没有多余的时间投入到教育革新中,自然课堂教学技艺的提升就慢了下来。

教师们在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的设计水平有待提高,面对分层作业,教师的顾虑主要来自于作业分层,中考指挥棒不改变,分层只会让学困生的距离落得更大。

对此,高忠学建议:

一是源头治理。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让教师培训成为常态。坚持应教尽教,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业管理水平和课后服务水平,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在校内“吃饱”“吃好”,减少参加校外培训需求。

二是系统治理。不仅聚焦在作业和课堂两个方面,在加强课后服务、减轻考试压力、完善质量评价、营造良好生态等方面同样作出部署,系统推进、全链条推进“双减”工作。

e0ec2d0b344bb0193e30aa9c22bbedb8.png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