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国敏:坚守三尺讲台38载 独臂书写精彩人生

来源:宝鸡市凤县融媒体中心 2023-09-09 11:32

“我当老师上课的第一天,在黑板写字时,学生就问,老师你咋用左手写字呢?老师你不对,应该用右手写字……后来我用了半节课的时间给学生们讲了自己的经历。”说起第一次上课的情形,戚国敏笑得很开心。近日,记者走进宝鸡凤县岩湾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上,戚国敏老师的字迹工整、隽秀。

f32bdc3293d0cd421843195f995188cb.png

6岁时,因为一次脑外伤,戚国敏落下了终身残疾,右臂失去知觉,右腿行动不便。此后,他的学习、生活、工作都靠左手来完成。左手写字是他面临的“第一道大难题”。还没出院,戚国敏妈妈就买来了铅笔、本子,他用左手练习写字。后来走上工作岗位,为了给学生展现一个美观的板书,他常常偷偷在宿舍的地板上苦练粉笔字,练了五年才勉强过了自己这一关。他说,为了练好粉笔字,他还专门做了一个木头盒子,用来收集别的老师写剩下的粉笔头。

戚国敏说也正是因为身体的残疾,激起了他学习的决心。从小学到初中再到职中,他的成绩一直都名列班级前茅。直到毕业后,第二道大难题“如约而至”。毕业当年,他先后两次参加单位的招工考试,均以优异成绩“进入面试”,但却因为体检不过关均被“拒之门外”。

而后几个月,戚国敏不得不成了一名“高学历”放牛娃。直到1986年的9月,还在放牛的戚国敏突然收到了去岩湾乡贯沟小学当代课老师的消息。“很高兴,当天下午就到学校了,校长让我代一年级数学课和六年级语文课。当时我怕担不起毕业班的责任,结果那年就考了全乡第一。后来的六年时间一直在代毕业班,连续三年时间都是数学第一,两年都是全乡第一。”

1993年戚国敏被评为全县优秀教师,而那时他,还只是一名临时“代课老师”。一边努力提高教学成绩,一边狠下功夫提升学历。终于,在他教书的第13个年头,戚国敏“转正”了,成了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师。

1b4bd0499c22df97051a0174653f33ae.png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化教学成为每一位乡村教师的必修课。别的老师做一个课件只需要一节课的时间,而他则需要几天。

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课程进度,他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加班,熟练操作技能。戚国敏说教书也要与时俱进,只要有学习机会他都学,虽然自己掌握知识、技能有限,但愿意努力把孩子教好。“条件好一点的,都去县城、市里上学去了。能留在乡村学校的,要么家里不重视教育的,要么就是家庭条件不太好的,我希望这些孩子能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走出大山。”这是戚国敏最大的心愿。

教学中,戚国敏不仅言传,更一次次揭开伤疤“身教”。刚“普六”的时候,基层小学生辍学是常有的事,为了劝孩子好好学习,戚国敏多次家访。经过他的不懈努力,挽回了多名学生返校上课。

“现在,当初那个‘辍学’的孩子每次回来了都要来看我。他说,如果不是老师教育,我现在还不知道在哪个‘四方圈’里改造着。”戚国敏欣慰地说道。

cfee290d3ab34ad2963f4f437e4d8dc3.png

扎根乡村教书育人,一只手臂教出千余名学生。三尺讲台,左手书写励志人生。38年来,13800多个日日夜夜。在外人看来非常不易。但戚国敏却说,自己是因为“独臂”找不到其他更合适的工作,只好努力做好人民教师这份工作。同事眼里,戚国敏是一名实干家,也是一位热心人。学生们眼里,戚国敏和蔼可亲。(张盼 孙文芳 杨阁 官良基)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