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 支持稳市场稳预期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 2025-05-15 10:24
5月7日,国新办召开“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新闻发布会。央行发布3类10项措施稳市场稳预期。
相关政策已陆续落地实施,具体包含以下几点。一是数量型政策,具体有两项。第一,2025年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第二,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阶段性降低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5月15日起由此前的5%降为0%,将有效增强这两类机构面向汽车消费、设备更新投资等领域的信贷供给能力。
二是价格型政策,具体有三项。第一,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即2025年5月8日起,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此前的1.5%下调至1.4%,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个百分点。第二,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2025年5月7日起,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以及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专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由此前的1.75%下降至1.5%(1年期),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由此前的2.25%降至2%(1年期),推动银行加力支持经济结构转型。第三,2025年5月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1%和2.6%,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不低于2.525%和3.075%,有利于支持居民家庭的刚性住房需求,有助于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
三是结构型政策,具体有五项。第一,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即由5000亿元增加至8000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加快相关领域贷款投放,持续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第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工具,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并与财政及其他行业政策协同配合,更好地满足群众消费升级的需求,支持提振消费。第三,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与调降再贷款利率的政策形成协同效应,支持银行扩大对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的贷款投放。第四,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将5000亿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30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个工具的额度合并使用,总额度8000亿元,有助于提升工具便利性、灵活性,更好满足不同类型经济主体需求,支持资本市场增强内在稳定性。其中,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方面,将参与的机构范围由首批20家券商基金扩大到40家的备选机构池,质押品范围纳入了港股、限售股等;回购增持再贷款方面,将贷款最长期限由1年延长到3年,鼓励银行发放信用贷款,将上市公司回购增持股票的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30%下降到10%。第五,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可购买科技创新债券,并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等合作,通过共同担保等多样化的增信措施,分担债券的部分违约损失风险,为科技创新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的科创债券融资提供支持。
上述政策措施将向金融机构提供规模可观、低成本的中长期资金,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负债成本,带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引导带动金融机构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提振市场信心,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增长。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将按照总行部署,积极推动上述政策措施在陕加快落地,从总量、价格、结构上多维发力,保持地区流动性充裕,促进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为陕西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