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发力服务保障区域发展——宝鸡中院持续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

来源:西部法治报 2025-02-19 15:45

2024年以来,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牢记初心使命,在审判理念、审判机制、审判体系、审判管理等方面下硬功夫,整体推进、系统落实,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

矢志不渝 推进审判理念现代化

宝鸡中院始终将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法院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审判理念现代化的根本,抓紧抓实对党忠诚教育,坚持领导领学、自主研学、党课助学、交流评学、现场教学、警示辅学、以考促学“七学共融”模式,累计组织“第一议题”学习26次、党组中心组学习9次,政治轮训、读书班、研讨班等理论学习14次,开展警示教育3次、专题党课17次,着力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该院持续深化沪陕两地法院合作机制,院领导带领业务骨干赴上海、榆林等地法院开展交流学习,借“他山之石”深化联动互鉴、开阔眼界思路。此外,该院深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宝鸡周秦文化、青铜文化的当代法治价值,培树“甘棠新‘枫’”文化品牌,发挥“书香宝法·阅启新程”青年读书班作用,推动新时代法治文化浸润人心。

保障民生 推进审判机制现代化

宝鸡中院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阅核制”为抓手,压实院庭长监督管理职责,累计召开审委会38次,院庭长结案1743件、阅核案件1375件,统一裁判尺度,确保案件质量。该院秉承“抓前端、治未病”的理念,扎实推进落实一审民商事案件诉前调解机制,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为依托,吸纳108个调解组织和634名特邀调解员入驻法院调解平台。

该院统筹推进小额诉讼、繁简分流等机制,依法审理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涉民生案件683件;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在弘扬法治精神和促进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召开“小案件、大民生”系列新闻发布会5场,发布典型案例24件。同时,该院扎实开展“陕亮执行·宝剑出鞘”系列专项执行行动,加大“交叉执行”力度,明确“交叉执行”启动条件和办理标准,完善“三统一”机制。该院还严格落实人民法庭“立审执一体化”要求,注重执行前置、审执协同,建立健全失信预警和失信修复机制,全面推进执行“三项机制”改革,切实提升审执质量。

勇担重任 推进审判体系现代化

宝鸡中院牢记“国之大者”,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精准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从严惩处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等犯罪,依法审理抢劫、伤害等严重暴力犯罪案件103件。该院严格落实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强化府院联动、内外协同,深化知识产权、未成年人、环境资源审判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改革,指导制发司法建议51件,确保案件办理“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该院不断加强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着力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审结金融借款、破产重整等民商事案件1809件。其中,该院办理的全省首例预重整转重整成功案例——宝鸡某农业有限公司申请重整案,挽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坚定不移 推进审判管理现代化

法院工作的现代化,关键在“人”的现代化。宝鸡中院把管住“案”作为管住“人”、治好“院”的落点,坚持“质量优先、兼顾效率、关注效果”,建立健全科学的、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明确职能权限,压实主体责任,引导法官干警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该院抓实司法巡查、审务督察和司法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在全市法院开展审判执行质量突出问题“三项整治”,即专项整治、重点整治、特殊整治,出台《关于加强对县区法院党风廉政建设督促指导的工作机制》等制度,让制度建设与审判管理相得益彰。该院深度应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充分发挥大数据在优化审判管理等方面的作用。《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与威胁防控平台的探索与建设》作为西北五省法院系统唯一案例,入选2024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记者 史红海 通讯员 仇阿睿)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