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背后的“平安密码”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1-15 16:51
1月10日是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当日上午,西安市公安局举行升警旗仪式。仪式现场,伴随着中国人民警察警歌,200余名民警身着警礼服整齐列队,面向中国人民警察警旗庄严宣誓。 记者 许奥博摄
“110”是人民群众最熟悉、最信赖的号码之一。
电话询问声、指挥调度声、敲击键盘声,在西安市公安局指挥中心,“110”接警员们始终保持着紧张忙碌的工作节奏。
西安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李静介绍,西安人口密度大、日均接警量高。接警员24小时不间断受理群众报警、求助、咨询等事务,在两三分钟内完成从接警、派警到监督、反馈的全部流程,做到“秒级响应”。
1月8日12时许,西安市公安局指挥中心“110”接警台接到群众报警。“报警人称一辆黑色轿车在某十字路口停靠,驾驶员疑似昏迷。我们立即指派现场执勤交警前去察看,该驾驶员突然锁闭车门并驾车驶离。随后我们指派街面巡逻车、交警铁骑拦截,1分钟内将该车控制。”李静说,经过调查,该驾驶员系醉酒驾驶。得益于警情高效联动处置,公安机关及时排除了道路安全风险。
对于群众报警,特别是重大突发警情,西安“110”建立了“快接快派、边接边派”以及“1分钟内完成首批次警力调派”等机制。围绕警情“接、派、处、盯、督”等环节,西安“110”进一步明确了接警员、调度员、指挥长各级职责、权责,提高接处警效率。
近年来,越来越多经济纠纷、消费投诉、施工噪声等类别事项涌入“110”接警台,大量非警务类警情占用了有限的警务资源。
前不久,西安“110”接到群众报警称某小区门前有摊贩占用车位经营,堵塞交通,报警人要求快速处理。接警员首先通知属地派出所、交警控制现场并疏导交通,同时将接警单转推至西安“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中心平台。最终,辖区城管部门工作人员到场处理,迅速解决了占道经营问题。
为高效解决群众诉求,西安“110”与“12345”平台互联互通,通过“工单一键互转”等举措实现了对接联动。2024年,西安“110”共向西安“12345”等平台分流非警务警情12.3万余起。
“我们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不断整合资源,探索警务变革新路径。‘110智能处警助手’提供警情快速定位,精准指挥各类警务资源。出警中,派出所民警、街面巡防警力、交警铁骑、警用无人机等力量相互配合,构建起快速响应、一体联动的协同配合体系,实现警情‘秒级响应’,有力提升了警情处置质效。”李静说。(记者 付玉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