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数字科技,共塑非遗传承——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与创新发展研讨会侧记
来源:陕西日报 2024-06-05 11:23
当下,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下,如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转化备受关注。5月31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复旦大学出版社协办的2024年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与创新发展研讨会在西工大举行,国内高校的百余位数字非遗领域专家学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产业界人士共同探讨数字非遗发展与传播的核心问题及发展趋势。
非遗数字传播与创新发展研讨会是全国性学术会议,搭建了“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对话沟通平台,探索了数字技术与非遗保护、数字非遗与消费经济、数字非遗与传播效能等方面的研究趋势,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界融合和传承保护,产生了重要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记忆的载体,承载着世代相传的知识、技能与情感。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智非遗、非遗元宇宙、新媒体传播与文化价值观的塑造、虚拟数字人等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非遗数字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核心技术。”上海交通大学—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副院长薛可教授认为,本次研讨会旨在探索如何集合群体智慧,利用新兴技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如何深度交流、跨界合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和有效传承发展贡献力量?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李春科说:“非遗数字传播与创新发展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突破为非遗的保护、传承和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一直致力于推动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多学科交叉前沿探索。近年来,该学院建成6个国家级平台和10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涵盖了智能计算架构与系统芯片、大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测控仿真与信息存储等多个方向。
“我们还建立了多个交叉研究中心,如计算与艺术、仿生芯片、脑科学与类脑计算等,以推动不同领域的跨界合作与技术创新。将计算技术与非遗创作相结合,可推动非遗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李春科说,计算与艺术交叉研究中心立足于“计算与艺术”这一交叉领域,通过融合人工智能、社会学、美术学、设计学、认知科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发现艺术作品隐含的可计算理论及其创作规律,进而革新艺术创作模式。
数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借助数字技术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采集、记录、存储、传播和再创造的过程。它是对非遗的数字化保存,更是一种创新性的传承方式,为非遗的保护与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截至2023年12月,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56名。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袁邈桐就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复原与重建非遗的视听记忆,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他通过《漫游北京之城市文化带》视听公益广告的制作过程,介绍了如何通过AI音频重制、AI视频生成、素材整合制作等数字手段,完成非遗的视听记忆重建。
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杨军昌教授从古代黄金工艺出发,和参会人员深入探讨出土文物的数字化研究与价值挖掘。
研讨会上还举行了非遗传承人圆桌论坛,陕西省文艺学者瞿石明、皮影传承人汪海燕、面塑传承人张倍源、秦绣传承人崔萌和赵春等,共同探讨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同时,由西北工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数字非遗联合课题组共同完成、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研究报告》首发。该书是国家社科基金支持的重大课题,着重研究了全球五大洲14个代表性国家的数字传播技术、实践和案例,是目前国内第一本聚焦全球数字非遗传播的研究报告,总结了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传播的基本概况和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