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留学生夏豪:来西安求学是最正确无悔的选择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2-04-28 20:18
他来自巴基斯坦,在老师和同学们眼中是枚妥妥的学霸,积极深造在博士学位的路上;在朋友们眼中,他是个热爱美食的烹饪高手,东南亚菜、西餐都能“拿捏”到位;在西安人的眼中,他是中国文化的痴迷者、汉语“中阶选手”、中餐入门级“小白”……他就是夏豪,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生,一个虽不善言辞,却有着丰富人格的巴基斯坦留学生。
“来到中国并且在西安求学,是我人生中做出的最正确无悔的选择。”夏豪笃定地说道。
希望博士毕业留在中国工作
在巴基斯坦一所知名大学取得理学学士学位之后,夏豪决定去国外深造。“当时我有三个选择,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中国。最终我选择了中国。”说起选择中国作为留学之地的原因,他表示,因为中国和巴基斯坦有着70多年的深厚友谊,从童年开始,他就听到很多关于中巴友谊的故事。
“既然中巴两国是‘好哥们’,我想如果我到中国求学的话,一定也会受到欢迎。”
在朋友的帮助下,他按照程序申请,终于在2018年被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专业录取,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夏豪开启了他的中国之旅。和想象中一样,中国的高校生活丰富多彩且多元包容,在校园里,他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顺利度过了适应期,中文也越来越溜,可以进行日常的基本交流。
在中国政府提供的奖学金支持下,他顺利完成了硕士研究生的学业。去年,他成功申请到了西北工业大学的读博机会。“我知道自己的国家还不够富裕,在中国的帮助下,巴基斯坦建设了很多大工程。我希望自己能在中国最优秀的大学里读书,成为最优秀的毕业生,为中巴两国的交流交往做一点点贡献。”夏豪期许道。
他说,西工大位列陕西乃至西北地区高校的第一梯队,身边的同学们都很厉害,竞争也很激烈。当他看着身边的人发两篇、甚至三篇核心文章而自己一篇都没有的时候,就觉得该加把劲儿了。以前他对中国学生的普遍印象就是比较踏实认真刻苦,来西工大之后感觉更为明显。“每个人每天都努力专注于学习,所谓的‘内卷’其实在我看来是积极的表现,并没有感觉被‘卷’到,反而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现在基本是每天早上八点去实验室,晚上十一点才回家。”
博士毕业以后,夏豪很想留在中国工作。因为他硕士和博士都是在中国读的,而且中文还不错,在中国这四年,夏豪去过北京、天津、昆明、大连等好多地方,但感觉最好玩的还是西安。“西安人很热情,有大唐风范,包容多元文化,尊重不同的宗教信仰。我喜欢这里,希望毕业了可以从事高校老师的工作。”
帮助留学生适应中国校园生活
夏豪表示,刚来中国在陕科大的时候,汉语除了“谢谢”他什么也不会说,上了一学期中文课才稍微好些,学会了最基础的拼音以后,就可以自学了。现在在西工大每周会上两节中文课,每天还会听写,每节课是不一样主题的词汇,对提升中文很有用。
“我每次课后会问老师好多问题,比如哪个词要怎么说,老师会帮我纠正错误,还告诉我们怎么学汉语效率更高,汉语水平不断进步。”
“很多人问我怎么学汉语的,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兴趣,只有一个人对某个领域感兴趣才会花时间去学。”夏豪说,在和中国朋友聊天的时候,他都会认真思考在同样情景下怎样用汉语表达自己。因为感兴趣,他还下载了中文学习app,购买了付费课程,买了练习字帖一笔一画地练习。“在中国想要得到更多机会,想要融入,想要交到更多朋友,就必须用心学好汉语。”如今他的汉语等级是HSK三级,目标是用最多两年时间提升到五级(HSK,Hanyu Shuiping Kaoshi,最高等级为六级)。
疫情期间,他还和老师一起专门开设了线上课程,为即将入校的留学生们教授汉语。“受疫情影响,这些留学生们暂时不能到校,语言首当其冲是个大问题,不懂汉语就无法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在线上课程中,夏豪和老师配合,从最基础的发音,到词语和句子,围绕日常交流的基本需求,细心地教留学生们汉语。夏豪还用汉语向大家介绍中国、西安,以及西工大的校园生活等,在这个过程里,他也收获颇多,汉语水平日益提高。
“近几年,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组成部分,中巴经济走廊(CPEC)项目开展得很好,有很多工作机会,尤其是翻译,学好汉语将获得很多不错的机会。”
用美食“连接”友情分享彼此生活
“看,这是我自己做的饼,夹着肉和菜一起吃,是不是很像西安的肉夹馍?”夏豪指着手机里的照片笑着说。刚来中国的时候他不太习惯中国菜,因为口味和巴基斯坦当地菜差别很大,为了满足自己的胃,他开始学着做饭,渐渐地沉迷其中不可自拔。他还结合中餐的特点进行混搭,创造出不一样的风味。“比如土豆和鸡蛋,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让二者结合,既适合巴基斯坦人,又适合中国人,朋友们都赞不绝口,夸我是个大厨。”
通过学习和美食,夏豪结识了很多中国朋友,他们彼此分享学习和生活,还交流美食心得,结伴出游的同时,对中国历史文化也有了新的认知。他说,在陕西铜川的火凤凰耀州官窑,他见识到有着千年历史的瓷器风韵,被精美的瓷器,以及神奇的中国陶瓷工艺吸引。耀州瓷四绝之一的倒流壶设计原理更令他惊奇不已,并亲自尝试、感受。他惊叹于中国文化的“神奇魅力”,每一件器物、每一道工艺都让他流连忘返。
“陶瓷自古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耀州瓷在宋朝时便沿着丝绸之路远销海外。在东亚、西亚、东南亚、南非等国家多有耀州古瓷出土。此行让我发现了陕西之美,感受到陕西的变化,这里的确是一个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的地方。”夏豪说。
在这两年里,夏豪去过中国很多美丽的地方,但他最喜欢的城市还是西安。“现在它几乎是我的第二个家乡了。我很享受在大学的生活,我不仅学习了本专业的知识,也学习了汉语、了解了中国文化,结交了很多中国朋友。”
他表示,一定会和家人朋友分享中国人的热情好客和在中国美好的经历。他也会尽自己所能让两国人民更加了解,关系更加和谐。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朱雪娇 照片由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