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学以特色促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1-12-23 23:41
为贯彻落实“双减”及“五项管理”工作要求,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学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积极打造思维高效课堂,优化作业管理,丰富课后服务活动,推进生涯特色育人成效,从多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减轻课业负担,从源头抓起,学校提高课堂效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施以“思维导图”为抓手的“三步五环节下的思维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将“诱思、导思,练思、辨思、拓思”融入在教学实践中,坚持进行学科思维导图设计大赛,深入开展思维课堂研究课、推进课、优课堂、展示课、提升课等专题教研活动,定期进行课题成果展示交流,不断提高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水平,并将成果转化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在减负的要求下达到提质增效。
学校立足实情,减轻学生负担,优化作业设计,实行教务处、年级组、备课组、班主任作业“四级”管理制度,让作业管理做到各学科交融、层层监管到位。教研组、备课组加强学科作业布置的研究与统一及课后服务内容计划安排,年级组、班主任做好作业布置的公示与统筹。作业的布置实行“三限”:即限份量、限数量和限时间,坚持以课堂训练为主,课外作业为辅,作业布置多样化分层设计,做到全批全改、作业评价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强调对学情的把握,教师对学生全面了解,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作出不同的作业设计,作业设计着重提升学生各学科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在学中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学校全力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做优社团活动,将社团活动开展得高效、有趣,切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在四十四中学这片充满阳光和希望的沃土上,收获快乐,茁壮成长!学校进一步丰富了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探索了“1+2”课程设置。“1”是指课业辅导,“2”是指素质拓展个性化课程,即“青春大讲堂”和“多彩社团”。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坚持“五育并举”,将素质拓展课程分为“青春大讲堂”和“多彩社团”两部分。青春大讲堂安排在每周一,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为主要教育形式,开设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五老进校园等各类讲座,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学校“多彩社团”开设有艺术素养、科学素养类、人文素养类三大类课程,涵盖陶艺社、舞动青春社、秦韵戏曲社、百草原生物社团、缤纷地理社、风雅经典诵读社、历史考古体验社、篮球部落、音乐之声合唱团、IT创意者联盟、模联社、阳光心理社、魔力英语课本剧社、数学探索社等14个学生社团。
如果说课堂是老师带领孩子们徜徉理论知识的海洋,那么,社团就是孩子们充分探索实践的天堂。在这里,老师们引领着每一位学生或感知艺术、或锻炼技能、或交流合作、或提升素养……精彩纷呈的社团为每一位四十四中学学子提供了展现自我精彩,彰显个性魅力的舞台。
学校自2017年引入生涯教育后,坚持践行“人人明志成才 人人皆为人才”的生涯教育理念,以“课程落地、德育融合、文化引领、动态评价”四方面为抓手实施生涯教育,从而实现“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变化,逐渐形成了符合校情、具有学校特色的“O-F-T”生涯教育体系。学校持续加大力度进行全员教师生涯专题培训,组建了一支专业性强、执教能力高的生涯专兼职教师团队,拥有生涯备课组专职教师6人,高级生涯导师13人,全员导师70余人。逐步完成了“模块-课例”生涯教育全学科渗透教学模式的试点和推广,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与此同时,学校积极探索多元化评价机制,在原有综合素质评价基础上,引入生涯发展评价理念,构建特色“个性定制化机制”,并通过先进模范进校园等生涯人物专题讲座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课后服务活动。
减负不减质,提效促发展,特色见成效。四十四中学将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使命担当,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多措并举落实“双减”,不负百姓期望,办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共谱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