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祖国放心,强国有我!

来源:西安晚报 2021-09-02 09:44

9月1日,开学第一天,我市多所学校“花式”开启“开学第一课”,有生动活泼的党史学习,有寓教于乐的十四运会主题宣传,有的学校还把课堂“搬”进了劳模精神展示馆……尽管形式多样,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一致。新时代少年内心澎湃,发出“祖国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信仰的味道是甜的”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那么,信仰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信仰的故事吧……”在9月1日上午第一堂课上,曲江十四小六年级一班班主任张群,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们了解信仰。当天,该校开展了主题为“信仰的味道——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开学第一课活动,让学生们直观感悟红色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张群老师利用视频课件,在智慧黑板上给孩子们播放了青年陈望道的故事。1920年2月,陈望道在浙江义乌的一间柴房里翻译《共产党宣言》,由于太过专注,他误将墨汁当作红糖,蘸着墨汁吃完了粽子,经母亲提醒后他才发现,却笑着对母亲说:“这墨汁与粽子搭配起来吃,甜得很!甜得很!”

“墨汁为什么是甜的呢?因为信仰也是有味道的,它比红糖还甜。正是因为这种无以言喻的信仰之甜,无数革命先辈才情愿吃百般苦、甘心受千般难。”张群的话让孩子们若有所思,他们踊跃举手,讲述自己心中敬仰的革命先辈和当代人民英雄的故事,刘胡兰、王二小、邱少云、袁隆平、钱学森、河南特大洪水中抢险救人的一线官兵……

“没有革命先辈,哪有我们的美好生活?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要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祖国放心,强国有我!”学生王毛金川激动地说。孩子们讨论交流了怎样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假期去敬老院做义工;勤奋学习,将来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领域,这些都成为孩子们正在做或想要做的事。

张群告诉记者,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培养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因此,她把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的点点滴滴,润物无声,培养听党话、跟党走的新时代好少年。

“让更多劳模成为青少年偶像”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然而,我们提起一些劳动模范,孩子们懵懵懂懂,一问三不知。我们应该让更多劳模成为青少年偶像,让劳模精神成为社会标杆,让孩子们尊重劳动者、热爱劳动。”西安市劳动模范、莲湖区庆安小学教育集团校长马玲说。

9月1日下午,作为“四史”教育的一部分,该教育集团将开学第一课的课堂“搬”到了西安市劳模精神展示馆。孩子们在讲解员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了解新中国发展历程中涌现出的一批批劳模的故事。为革命练就一身真本事的王进喜、为农民代言初心不改的申纪兰、“为稻粱谋 为民生计”的袁隆平、在平凡岗位上温暖千万家的徐虎、新时代的“金牌工人”许振超……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听着劳模的动人故事,感受榜样的伟大力量。

“劳模不怕苦、不怕累,把一生都献给了国家和人民,他们非常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庆安小学五年级学生王一媛说。土门小学五年级学生任嘉琪说:“我印象最深的是钟南山爷爷和‘铁人’王进喜的事迹,特别是王进喜那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种决心让我非常感动。我要以他们为榜样,好好学习,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马玲告诉记者,学习劳模故事、发扬劳模精神,从娃娃抓起很有必要。通过这样的思政教育,要让孩子们体悟匠心,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让劳模精神在新时代得到更好地弘扬。教育集团将把劳模精神展示馆作为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和课后服务学习基地,每学期都带孩子们来近距离感受劳模精神。

萌娃成十四运会宣传小使者

十四运会就在家门口举办,幼儿园萌娃开心地成为宣传小使者。9月1日,新城区昆仑幼儿园开学第一课以“童心同行 筑梦全运”为主题,开展了亲子美术作品展、安全健康讲座、非遗文化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全运会、树立“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运动精神。

活动中,班级老师通过知识问答、情境游戏、绘画、朗诵儿歌等方式,给孩子们普及了全运会知识。教师们精心雕刻了6幅活灵活现的巨型“全运”纸雕:朱朱、羚羚、金金、熊熊、全运会火炬、奥运五环与会徽。孩子们以粘贴、绘画等形式,展现了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体育明星、运动场馆和吉祥物,还设计了全运会门票、火炬、球衣、奖牌、路线图等,300余幅作品在全园展示,充满了童趣和智慧。“我们要讲卫生、懂礼貌,做文明小市民。”大班小朋友豆豆说。

新城区东方幼儿园老师则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给孩子们讲了许多奥运会及残奥会上中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事迹,让孩子们感悟和学习运动员们勇敢拼搏的精神,激发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燕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冯炜)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