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影,与乡党张嘉益“相遇”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1-04-29 11:16
天气正好,偶有闲暇,便到大雁塔下走一走。想着前阵子大火的电视剧《装台》,想到西影人为这部剧的付出,脚步便迈进西影电影艺术博物馆,一股自豪和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全中国,谁不知道西影呢?
《装台》体验区
西影电影博物馆坐落于西影电影产业集聚区内,由电影老爷车博物馆、电影胶片收藏库、大话西游奇妙屋、电影制作技术科普体验区、电影服化道展示体验区、世界电影放映机收藏博物馆、光影互动体验区、西影厂史馆等功能区组成,每个展馆中都有许多游客,其间还有不少研学的孩子学习电影知识,热闹得很。
若说大话西游奇妙屋是西影的亮点,是大多数人来此参观的初衷,那么,博物馆中的厂史馆,定会让人对西影有更为深刻的认知。
荣耀展墙上星光璀璨,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奖等国际A类电影节奖杯,以及国内的金鸡、百花、华表、“五个一工程”等重要奖杯及证书摆得满满当当。这一展区,通过西影所获的国内外重要电影奖杯证书、经典电影海报、电影大师手稿、珍贵影像资料、实物道具等,充分全面地展示出了西影60余年辉煌的发展历程。
西影照片墙
有一面墙,令人震撼:最上面书写着“爱电影,爱西影,我们是西影人”一行大字,整面墙上贴满了五百多号西影人的一寸照片,讲解员说,这其中有演员,更有工作人员,但遗憾的是,因为年代久远、许多人失了联系,或是有的人不愿站到台前来,这照片墙其实缺少了将近一半西影人的照片。他特意强调,照片的排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家都是西影人,这里书写的是所有西影人的逐梦故事。
费了好大劲儿,我才在这面墙密密麻麻的小照片中瞅见演员张嘉益年轻时候的样子。
这张帅气的一寸黑白小照,带领着我们回到二十多年前,回到那个意气风发、痛并快乐的年代。
年轻时候的张嘉益(右二)
张嘉益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吐露心声:“对我来说最难忘的三段时光都和西安有关——从西安考到北电,在西影工作以及拍摄《白鹿原》的时候。”
张嘉益从小在陕西西安长大,小时候就参加过陕西省歌舞剧院的表演。1990年,北京电影学院在读的张嘉益出参演了自己的首部电影《聂荣臻》。1991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回老家西安,进入西安电影制片厂工作。曾在多部电影里担任配角。之后,他作为主角出演了《道北人》《老房子》《毕业生》等电视剧。
2018年,在西影60周年庆祝活动现场,张嘉益感慨万千:进西影的时候,初出茅庐,就像个小孩子一样,“西影厂、西影人当时在我们眼中都是特别‘牛’、特别了不起的。当我意识到,我是跟着黄建新导演、周友朝导演——这些中国电影圈响当当的人物做电影,心里那是非常踏实的。”
带着在西影汲取的力量,2002年,他搬至北京,在影视圈打拼。一步步地,他带来了《悬崖》《心术》《营盘镇警事》《一仆二主》《急诊科医生》等人们广为熟知、好评如潮的影视剧。
在2017年上映的电视剧《白鹿原》中,张嘉益饰演白嘉轩。他对于这部史诗巨著所描绘的陕西关中平原上的白鹿村丝毫不陌生,对作品中的人物都很了解和熟悉,演绎起来,是回家的感觉。
他还担任起了这部剧的艺术总监,这源自于他在西影工作时养成的对作品高要求的习惯。“现在影视环境复杂,有时候不多管一点,作品就难以达到自己的要求,所以干脆自己做艺术总监吧——我经常说一句话:‘拍一部戏,至少不能丢人,不能丢西影厂的人,不能丢西安的人。’”
在荣誉榜上,可以看到一张《装台》的巨幅海报。从去年轮番播放至今年的电视剧《装台》让西安又火了一把。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火到什么程度呢?由于剧中张嘉益饰演的刁顺子在惠记粉汤羊血店里咥了一碗粉汤羊血,小南门里的惠记粉汤羊血店也成为了市民游客的打卡地,不到饭点,门口便排起长队,销量翻倍,店家忙得不可开交,这不,最近已经扩大了店面。
在这张海报面前,讲解员自豪地说道:“虽然张嘉益的事业版图很大,常年在外面接拍各类优秀影视作品,但他的影视关系一直在西影,只要西影有需要,他随时回来帮忙。”
只要家乡召唤,张嘉益一定会出现。他仿佛从未远离过故土。这些年来,作为实力派戏骨,斩获很多奖项,有很多“标签”,但是在张嘉益心里,最重要的一个身份,一定是“西安乡党”。
张嘉益是无数西影人逐梦之路的缩影。这条逐梦之路上,有创作上的契合,有艺术上的传承,有精神上的传递。这种精神便是“轴”和“犟”,是对影视艺术的执着追求,这种精神,始终未变。
文/图/视频西安城市文化传播工作室 王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