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崩裂:细说五代十国史》面世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1-04-08 17:44
《三国演义》开篇有言: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用来概括治乱循环中的古代中国,再合适不过。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王朝更替史,而在强盛的大一统王朝之间,总有一小段分裂割据时期。东汉末年有耳熟能详的三国鼎立,唐宋之间则是形势更为复杂、故事更加精彩的“五代十国”时期。由于缺少文学作品的普及,作为短暂过渡期的历史在教科书上也是一笔带过。近日,由天喜文化出品,天地出版社出版的《帝国的崩裂:细说五代十国史》就用通俗晓畅的语言,对这段历史进行了全景式的还原。
现代人写作古代历史,作者认为以《资治通鉴》为代表的古代人写作的史书,其目的在于劝谏君王,而对王朝成败得失的总结过于道德化,如今时过境迁,封建时代一去不返,现代人历史写作的目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历史写作应该让程式僵化的历史记载变为活化,用现代研究方法和视角进行重新叙述和解读。
五代十国的历史纷乱复杂,其源头还要追溯到唐末的藩镇割据、皇权衰弱和宦官擅权,以及随后的天灾引发的农民起义。在北方中原地区,自从907年“砀山大盗”朱温建立后梁之后,短短53年中,先后经历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王朝,而在南方则出现过吴、前蜀、南汉等10个割据政权。各路武夫悍勇走马灯式地窃国盗号,称王称帝。此外还有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深度介入,五代后期权力斗争白热化之后,后晋石敬瑭不惜以“儿皇帝”之姿求助于北方契丹辽国,引狼入室。
为了将这段线索错综复杂、各方势力纠缠不清的历史尽可能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保存其真实性和戏剧性,以及故事的完整和连贯性,作者对历史材料进行了独到而恰当的选择和组织。全书结构整体上以“五代十国”中各主要政权的历史为篇章,同时为了照顾五代前史和北方契丹的影响,又分别在一头一尾单独开辟“大齐”和“契丹”作简要介绍。作者对建立王朝政权的皇帝、谋士、将领等人物为点,以军事行动、重大事件、王朝兴衰为线,辅以描刻中原王朝对南方割据政权的反应和行动,这样以点带面、层次清晰、脉络分明地描摹出一幅“群雄并起,争霸天下”的乱世风云录。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职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