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李小锋“共享”秦腔戏歌《人面桃花》 MV登陆海外视频网站YouTube热搜榜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1-02-01 17:34

近日,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唐代诗人崔护的诗《题都城南庄》被著名秦腔艺术家李小锋改编成了秦腔戏歌《人面桃花》,日前这首歌的MV登陆海外最大视频网站YouTube的热搜榜。在新春牛年来临之际,为了让陕西特色文化走出去并行远海外,李小锋决定“共享”这首歌:不仅卡拉OK伴奏版全球同步上线,启动全网K歌大赛,还在线上线下教唱此歌。更让人意外的是,这首歌牵动了戏迷和异国游子的故乡情,被热心戏迷翻译成英文字幕版传播到海外。

唐诗《题都城南庄》讲的是书生崔护落第之后在桃园邂逅一貌美女子,寤寐求之的故事。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小生名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李小锋于2020年4月将这首以春天为赞的唐诗创作了一首全新的秦腔戏歌《人面桃花》。这首原创戏歌一经发布就受到了全国各地歌迷的好评,随着电视剧《装台》的播出,李小锋演唱的戏歌《人面桃花》再度翻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辛雪峰评价说:“《人面桃花》将慷慨激昂的秦腔与婉转细腻的碗碗腔嫁接在一起,产生一种别有情调的艺术效果。李小锋将崔护四句诗的意境进一步衍展,使音乐的情绪与文学的意境更加和谐,这首戏歌诠释了继承与创新是戏曲艺术永葆青春的法则。”

《题都城南庄》写的是春天,唱的爱情,在疫情打乱生活节奏的特殊时期,让人们分外懂得珍惜生命的价值。在立春日和新春牛年来临之际,李小锋决定“共享”《人面桃花》,在卡拉OK伴奏版全球同步上线之际,启动全网K歌大赛,并亲自在线上线下教唱此歌。戏迷杨丽说:“看了李老师的教唱视频,现在满脑子都是这首歌的旋律了。李老师讲解分析得非常精彩!让我对学习这首歌更加有信心了。”在线下,李小锋在“大长安艺术讲堂”上,一字一句地给来自各界的戏迷朋友悉心教唱《人面桃花》,耐心讲解歌曲的演唱方法和技巧,与大家分享创作心得。

从2017年开始,李小锋每一年都会创作一首秦腔戏歌。《秦韵唐诗故乡情》《将进酒》《游子吟》《人面桃花》等戏歌相继问世,以强烈的秦腔元素演绎出唐诗别样的中国风采,并登上央视国庆节特别节目。在谈到《人面桃花》的创作时,李小锋说:“因为唐代诗人崔护的这首诗才有了后边碗碗腔《金碗钗》这个剧目。因为我特别喜欢唐代诗人崔护这首诗,就将它改编成了这首戏歌《人面桃花》。在改编过程中,我把原诗进行了拓展,我想通过一首歌,给人们讲述一个美好的故事。在和作曲家罗新昌商量之后,在演唱中只保留了一段碗碗腔的‘哪咿呀哈——哪咿呀哈——’的吟唱拖腔。”

李小锋认为只有在线上线下与戏迷朋友亲密互动,才能促进秦腔文化的近距离传播。在让更多的人了解秦腔、感受秦腔艺术之美后,才能进一步学习和热爱秦腔,欣赏大美秦腔的独特艺术魅力。所以,以耳熟能详的《人面桃花》为切入口,以线上线下全方位互动的方式来“共享”此歌,才能形成全民K秦腔的热潮。据悉,由大长安艺术讲堂、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戏曲广播、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会、陕北民歌大舞台联合主办、“大秦正声”秦腔云店协办的《人面桃花》K歌大赛启动以来,线上参与者非常踊跃。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秦腔戏迷、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的刘顺华副教授,在听到《人面桃花》之后,深受感动,将其翻译成英文版,并委托加拿大 dalhousie university大学教授刘怡和她的学生王小超以及外国友人润色。刘顺华女士曾参与国家级社科项目“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秦腔经典剧本英译研究”工作,翻译了李小锋主演的《周仁回府》电影剧本和舞台剧本。目前,随着《人面桃花》英文版MV的问世,这首秦腔戏歌不仅走出了国门,把秦声秦韵带到世界每一个有陕西乡党的地方,也将让更多的外国人通过此歌了解陕西和中国文化。

李小锋在谈到戏歌这样的新载体被互联网广泛传播的现象时说:“当下观众的选择面非常宽,我通过戏歌这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老年人得到了美的享受,让青年人也能获得他们需要的东西。作为新时代的演员,一定要为新时代创作,创新型发展是我们的方向,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普及秦腔艺术,推广陕西文化,让我们的秦腔艺术能够唱响全国走向世界。”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职茵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