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哪得梅花扑鼻香?来长安杜公祠赏百年腊梅

来源:西安新闻网 西安报业全媒体 2021-01-23 16:03

在万物凋零的冬季,欣赏一朵朵明黄色散发着幽香的蜡梅,是寒日里别样的风雅与闲趣。日前,位于长安区少陵塬畔的杜公祠里蜡梅已经悄然开放,很多游客来此欣赏西安市的“腊梅之王”。

说起大诗人杜甫的纪念馆,除了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杜甫也曾经长期居住在西安少陵塬附近。他自号“少陵野老”,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后人为纪念杜甫,便在他生活过的少陵塬畔修建了杜公祠。

1月22日,记者走进冬日的杜公祠,里面陈列着许多杜甫相关的介绍,对于了解诗圣生平、成就很有帮助。景点面积不大、但环境清幽。院内种植着许多花草,尤其是正殿前的三株腊梅树,最为珍贵。

进入正门,冷冽而清香的空气扑面而来,腊梅树上悬挂着西安市古树名木的保护牌,显示杜公祠的腊梅树龄已在200年以上。沁人心脾的花香轻柔萦绕,朵朵黄色小灯笼散发着可爱温柔的光芒。

中午过后,来赏腊梅的市民越来越多。据工作人员介绍,每年的一月份,很多市民都会顶着严寒,从四面八方来到杜公祠欣赏这难得的美景。 “这里免票进,安静雅致,还可以带着孩子来学习,增长知识。”家住曲江的曹先生说。

在杜公祠,不但能观赏到罕见的百年腊梅花,而且能了解诗圣杜甫的许多历史。祠内最珍贵的文物是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0年)杜甫写的《俯太中严公九日南山寺》石碑的墨拓本,这是杜甫现存的唯一墨迹。他的一生如同它的诗一样,沉郁苍凉而不失雄浑瑰丽,落霞满山的少陵塬上,也许可以再现当年的长恨秋歌。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高乐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