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分夺秒加油干 织密水网惠民生——陕西着力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7-05 07:43

dfb4dd13ac6cb5415a1b054e1ba1e003.png

6月24日,在引汉济渭二期工程渭河管桥施工现场,输水管道正在铺装。 通讯员 李明摄

夏至过后,咸阳塬上骄阳似火。

6月24日,在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咸阳塬盾构施工隧洞内,皮带机源源不断地将渣土运到洞外,工人正忙着安装隧洞管片。

“隧洞进入兴平界后,埋深只有15米左右,土壤松散,沉降量大,地面还有312国道、民房等,盾构机施工风险较大。”中铁十九局引汉济渭咸阳塬隧洞项目经理霍延武说。

咸阳塬隧洞全长34公里,是引汉济渭北干线的控制性工程。

“隧洞掘进还剩1.2公里,相信8月底可以全面贯通。”谈及施工进度,霍延武信心满满。

在咸阳塬隧洞进口的板桥出水池,打桩机昼夜作业,全力保障工程进度。

“这个出水池至关重要。北干线的水压通过此处的调流调压阀进行调整后,汉江水就能进入咸阳塬隧洞继续向北,直达兴平、礼泉、泾阳、空港新城等地。”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渭北分公司工程部部长张乐说。

按照施工计划,引汉济渭二期工程北干线今年年底要全线贯通,时间紧、任务重。

“目前,北干线施工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管道安装完成93%,隧道开挖支护完成96%,隧洞衬砌完成70%。”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渭北分公司副经理赵云杰说。

同一时间,在咸阳市礼泉县东庄水利枢纽工程的施工现场,平仓机和机械振捣臂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汗水浸湿了他们的工装。

目前,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进入冲刺阶段。大坝浇筑高度已达228米,累计浇筑坝体混凝土173.9万立方米。工程计划今年年底下闸蓄水,2026年底全面建成投运。

今年以来,陕西加快建设“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水网工程。

“得益于新启用的进水闸,渠首站进水前池的河源水位提高了近1米,机组出水流量显著增加,灌区19个管理站实现了满负荷运行,渠首引水流量最高达39.5立方米每秒,创下10年来的最高纪录,有力保障了夏灌抗旱工作的开展。”省交口抽渭灌溉中心灌溉科科长韩延安说。

省交口抽渭灌区渠首改造项目是省级重点水利项目,也是灌区“十四五”粮食安全灌溉重要水源工程,肩负着为126万亩农田提供灌溉水源的重任。

改造项目自2024年10月开工建设以来,施工方抢工期、抓进度、保安全,攻克了地质条件复杂、作业空间狭小等难题,确保夏灌设施如期投用。

今年以来,全省水利建设工作以重大项目为牵引,结合生态治理、智慧化升级和乡村振兴战略,构建“水安全、水生态、水民生”三位一体的现代水网体系。

6月23日,在安康建民污水处理厂一期(二阶段)扩容及改造项目施工现场,工程车与材料车川流不息,一派繁忙有序的建设景象。

“项目全面投运后,可持续改善安康市水环境,显著提升污水处理能力与工艺水平。”陕西水务发展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目前,项目总投资完成度达91%。

6月26日,在韩城市禹门口抽黄改造工程现场,工人各司其职,有序施工。

为确保工程建设进度,陕西水务发展供水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了专业团队,通过科学管理、技术创新,攻克了诸多施工难题。截至目前,一级站取水工程、泥沙处理站、二级站厂区工程等建设均取得明显进展,部分已具备运行条件。

工程建成后,将为韩城市北部塬区2.48万亩农田灌溉、龙门镇8万人生活用水提供保障,可有效缓解龙门工业园区用水难题,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陕西积极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前5月,引汉济渭二期工程、东庄水利枢纽工程、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等16个在建重点水利工程完成投资21.98亿元。安康恒河水库、麟游普化水库、斗门水库、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等水利工程也在稳步建设中。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