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八载光明路,百千万里电力歌——写在中国能建西北院建院68年之际
来源:西部网 2024-10-20 18:35
1956年10月20日,687名创业者从黄浦江畔来到渭水之滨,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创建了中国能建西北电力设计院(下文简称西北院),揭开了西部电力工业发展的序幕。如今,西北院已走过68个春秋,一路上,西北院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谱写出几代人的奋进史诗。
近年来,西北院聚焦“1+2+N”主责主业,推进适应性组织建设,着力打造投资兴业和科技创新“两大引擎”,完善国际、发电、电网、新能源、抽水蓄能、市政、勘测、环保、数字、军民融合“十大赛道”,构筑新疆、内蒙、青海、西藏四大国内战略支点,延伸沙特、巴基斯坦等14条海外经营触角,建成完善的国内外市场开发体系,犹如一艘破浪前行的巨轮,实现了生产经营业绩的连年增长,连续6年入选ENR“中国承包商80强”,连续12年入选“陕西百强企业”,成为行业当之无愧的“排头兵”。
一、聚焦核心业务,夯实发展基础
筑牢能源安全的压舱石
在“3060”双碳目标的指引下,西北院致力于推动火电行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西北院总承包建设的榆能杨伙盘煤电一体化项目,作为全球首例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燃煤发电项目,创新性采用了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NDC),成功入选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勘察设计的甘肃正宁2台100万煤电机组项目,配套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15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利用(CCUS)工程,为火电未来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提供了宝贵经验;总承包的清水川煤电一体化电厂项目则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创造了三项世界第一记录。截至2023年底,西北院累计完成国内外大中型发电工程440余项,投产总容量超过2亿千瓦,约占全国的20%,其中总承包建设的超过5800万千瓦,各项数据均位居行业第一。
清水川煤电一体化电厂
架起电力输送的大动脉
随着“西电东送”等国家战略实施,“跨区域、大规模、远距离”电力输送成为时代主题,特(高)压建设如火如荼。西北院在特(高)压输电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牵头建设了一系列保持世界纪录的工程,如±1100千伏昌吉至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800千伏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中标了多个特高压直流和交流项目,为国家重大水利枢纽电力送出工程提供了有力支持。近十年来,西北院完成的大型输变电项目数量达到230余项,同时,积极发展电网侧总承包业务,签约兴海、黄龙、黑石山等电网项目及瓜州、阿勒泰、呼图壁、克州等网侧储能项目,业务体量跃居行业首位。
昌吉至古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打造新型电力的主干体
西北院紧跟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总承包建设了塔里木油田伽师光伏项目、绿能木垒四十个井子风电项目等数十个风电光伏新能源大基地项目,累计完成完成各类型、各阶段国内风电项目200余项、约20吉瓦,光伏项目300余项、约40吉瓦,行业遥遥领先。在国际市场上,西北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总承包建设的沙特阿尔舒巴赫光伏项目成为全球在建单体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项目。近日,西北院又连续中标沙特2吉瓦的PIF4、阿塞拜疆 835兆瓦Banka光伏总承包项目,国际新能源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沙特阿尔舒巴赫光伏电站
二、聚力战新业务,加快转型升级
西北院积极响应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号召,加快战新业务发展和布局,着力打造光热发电、压缩空气储能两大业务增长极,全力拓展抽水蓄能、交能融合、“环境+” 治理、海上风电、水处理等战新业务,奏响新业务发展征程的最强音。
愿为光热发电的领跑者
随着新能源大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作为落实市场化并网条件的配套选择之一,光热发电迎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西北院总承包建设的玉门100兆瓦光热电站成功并网,该项目作为世界装机规模最大的熔盐线性菲涅尔光热电站,为新能源基地的大规模开发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目前,西北院总承包建设的中能建哈密“光(热)储”1500兆瓦基地项目,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光热+光伏”一体化电站。在“十三五”期间,西北院投运的光热项目约占全国的73%,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十四五期间,西北院在建各类光热项目约占全国50% ,持续领跑光热发电市场。
玉门100兆瓦光热电站
争当压气储能的先行者
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西北院与西北院与中能建数科集团、陕鼓集团共建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装备研究院,推动技术发展。目前,西北院正在加速推进甘肃酒泉玉门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该项目预计于2025年投运,将成为全球最大暨首台(套)300兆瓦级人工硐室压缩空气项目。未来,西北院将进一步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在青海、甘肃、陕西等地开发6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为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发展和大规模应用开辟新路。
勇作新型业务的开拓者
在中国能建“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新材料”四新战略的指引下,西北院加快进军新型业务领域,锻造企业发展新动能。在抽水蓄能领域,西北院大力发展相关业务,成功签约新疆喀拉喀什河、甘肃平川、内蒙梅力更、宁夏中宁更等多个抽蓄项目。在交能融合领域,已完成青海4000多公里交能融合可研工作,新疆独库高速交能融合方案获得自治区认可。西北院还积极拓展“能源+”业务,总承包建设的新疆英吉沙500兆瓦光伏治沙项目,有效推动了荒漠化防治与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建设。在海上新能源领域,西北院联合主办2024第二届中国海上光伏大会,加强行业合作,探讨海上光伏发展方向。
新疆英吉沙500兆瓦光伏治沙项目
此外,西北院聚焦“数智+”能源市场,全面推进数字技术与发电场站、数据中心等主营业务深度融合,前瞻性布局智慧能源课题研究,逐步构建公司自有数字化产品体系。西北院自主研发的“塔式光热电站全范围仿真机”“交流输电线路电磁计算分析软件”已面向市场转让。
三、注重科创投资,打造腾飞双翼
以技术创新重塑核心竞争力
西北院根据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以市场为导向,明确了科技创新任务,并组建了以博士团队为主体的专职创新机构——科创中心,全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2024年,发布《2024年科技创新白皮书》,对科技创新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并加强了与顶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头部企业的合作。目前,参与《大型伞梯式陆基高空风力发电关键技术及装备》等国家重点研发项目3项,牵头《高电流密度AEM电解水制氢关键材料及电解槽研发》等省部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主持或参与中国能建、中电工程重点研发项目39项。
2024年科技创新白皮书发布
以投资赋能构建经营新格局
西北院锚定工程服务商、项目投资商“两商”定位,以控股、参股多种方式大力发展投资业务,加快形成工程建设与项目运营“双轮驱动”生产经营新格局。近年来,西北院积极发挥投资牵引作用,在新能源领域加强项目投资与开发性建设,培育发展业务,驱动项目落地,先后自主开发了南郑光伏项目、交口光电项目、平利光伏项目等十多个新能源项目。其中,平利光伏是西北院首个“能源+绿色园区”类工程项目,也是西北院首个分布式光伏投建营一体化项目,对园区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西北院通过投资撬动,每年可获取新能源指标超1吉瓦,带动总承包项目落地超50亿元。
四、强化项目管理,提升经营质效
近年来,西北院强化项目管理,全力做好生产经营后半篇文章。通过构建公司、分公司、项目部三级管控机制,建立七阶段四层次总承包项目管理体系,制定公司级总承包项目管理制度115项、工程公司级制度82项,项目级制度98项,明晰责任边界、规范过程管理,落实项目负责制,确保每个项目、每个关键流程有章可循、可控在控。
同时,西北院推动项目管理流程化、标准化、数字化、可视化为目标,自主研发了总承包项目智慧管控平台(NIMS),实现项目全过程体系化管理。目前,西北院在建项目数十个,通过NIMS管控平台,不仅有效节约了人力资源和沟通成本,同时大大提升了管理质效,也降低了项目管理风险。
68年来,西北院人始终牢记“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西迁精神,栉风沐雨,砥砺奋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西北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投身祖国能源电力建设事业,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力量,书写企业更加辉煌壮丽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