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椒香飘千年的种植密码

来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 2025-11-20 15:49

一种植物,沿秦岭古道,凭一味麻香,点醒人间。

它,便是凤县大红袍花椒,又名凤椒,自古便被誉为“花椒之王”。

香气独树一帜,使凤椒在众多味道中脱颖而出。

dc6a8fdbc2cbf4f49639dcdd9dea2c98.gif

每年7月,凤椒果实由青转红,渐渐成熟后,果皮上的油腺会膨胀凸起,呈半透明状。

这些凹凸小点,储存着四季轮回凝聚而成的风味物质。

当外层壁垒破裂,封存的香气随之喷涌而出。

它们,正是凤椒的灵魂所在。

cb8184983b33836eb908d04d835493b5.gif

凤椒,长于山间坡地上。

可供采摘的最佳时间只有15~20天。

采椒人也必须随着凤椒的生长轨迹,在斜坡上随时变换位置。

一天下来,双脚就像灌了铅一样。

bb9a8e21f721d1a7729f831654a66a4d.gif

采摘凤椒,是一场耐心与勇气的较量。

辛苦之外,更让人刺激的是,麻意将如同三路大军攻城略地:脸麻、嘴麻、手指头最麻。

枝杈间,密密麻麻的小刺还埋伏其中。

ec79f5eaa5dc196f6e5376fdb2a814d5.gif

刺是凤椒树保护自己的盔甲,而人们也在不断更新与它斗争的武器。

铁指甲、指套、小型剪刀、网兜,都不管用。

轻采、轻放,是为了保护凤椒果皮上的油腺不被破坏。

f8c1f26a7a43dcefdb15d33d4735c76a.gif

数千年来,独特的椒香使凤椒备受推崇,而凤县人也为此形成了一套从采摘到制作的独到章法。

山间现摘的凤椒,一般当天就要卖出去,进入下游烘干环节。

凤椒油腺极为脆弱,若采摘后遭遇高温或闷热积压,会导致油腺破裂,芳香油过度挥发,使麻香散逸,风味大打折扣。

79635f20c54dee101e1ad08d66bccfc5.gif

一到周末,黄建斌就会邀三五好友,到院子里坐坐,煮一壶凤椒罐罐茶。

将凤椒与茶叶先行炒制,高温下,凤椒的麻香与茶叶的清香彼此激发,徐徐释放。

8f8023b37388764ee2ec8cc70d79bbe2.gif

加入面果、腊肉丁、花生碎与核桃,再炖煮10分钟。

一壶清香微麻的罐罐茶便定下了基调。

麻味能提升茶叶的清香口感,茶香又可缓解麻味的刺激。

b9338a96e3ecce5cdcc0603adfa047b7.gif

品种纯正的凤椒,堪称花椒中的极品。它们颗粒硕大、油腺饱满、色泽鲜红,更醒目的是,果柄上独有的一对“双耳”,是秦岭山水赋予凤椒的天然身份证。

92fae8d3e12cc77c25b0b7216ee1a837.gif

晨采午晒,是古法留种中最重要的环节。

晾晒间距不能太密集,要保证每一颗凤椒都能享受到充足的阳光。

4~6小时的高温,让凤椒外壳上的油腺鼓胀完整,而脱壳而出的黑色果实,便是来年凤椒地里最饱满的种子。

6bc029399211d767a65bbe673b6164a7.gif

山中不多见的一片平地上,坐落着中国第一家花椒试验示范站,这里种植了40余种来自国内外不同地区的花椒品种。

1e99acd004673e44ffbdd3405888c367.gif

在试验站中,有一片花椒树格外与众不同,它们周身光滑,枝干上几乎见不到刺。

这,正是源于一个阴差阳错的发现。

为了提高花椒树的抗病能力,研究员们时常将不同品种的花椒树进行嫁接。而让他们意外的是,最传统的嫁接方式会大幅减少花椒树上的刺。

13e3d986aa2a20a308ee6287e058d451.gif

凤县大红袍花椒,以独特的风味塑造了一方水土的文化基因与味觉记忆。

它已不只是一味调料,而成为穿越时空的信使,传递着山的坚韧、水的灵秀,以及一代代农人耕耘不辍的执着和梦想。

因为,风土不曾辜负,风味自成传奇。

dd7b70558ed30e0c56ef11e1a7ab8a2d.gif

11月20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综合频道

18:20《农耕探文明》

之《陕西凤县大红袍花椒栽培系统》

敬请关注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