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持续阴雨天气,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上下联动,加强农资供应——秋种“粮草”足
来源:陕西日报 2025-10-21 08:31
10月16日,在蒲城供销农资前置仓,工作人员往卡车上装化肥。这些化肥将被送到蒲城县180个村级网点。
10月16日,连绵秋雨暂歇。在富平县流曲镇由典村潮湿的田垄间,收割机的轰鸣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多日沉寂——这是村民郭忠华盼了好久的声音。
“前几天打了几十个电话,一直联系不上收割机,急得我整宿睡不着。”郭忠华一边捡拾地里零星散落的玉米棒,一边向记者念叨,“听说省农资集团能联系上收割机,三天前我试着打了电话,没想到雨刚停,收割机就来了。这种履带式的收割机,不用等地干就能收,我这心里可算踏实了。”天一亮,郭忠华就到了地里,想趁着好天气把玉米收完。
收得快,更要种得稳。持续降雨打乱了陕西今年的秋收节奏。田地过湿使得大型收割机难以下田,玉米收获时间较往年明显推迟。这直接导致冬小麦的种植被推后。
从田里收完玉米,流曲镇卤川村村民孟海峰立即开始秋种的准备工作。他家院子里堆着一袋袋小麦种子。孟海峰顺手抓起一把说:“往年10月中旬小麦就种完了,今年可能要推迟到10月底至11月初。”
话音刚落,院门口传来汽车鸣笛声,两名穿着“陕西农资”马甲的工作人员走了进来。“20袋化肥送来了,给您放哪儿?”其中一名工作人员问道。孟海峰赶紧迎上去说:“放屋檐下就行。”
“现在买农资特别方便。早上订的化肥,下午就能送到,不用自己去镇上拉。你看这袋子上的二维码,一扫就能查真假,用起来放心。等地再晒两天,墒情合适了,马上就能播种。”孟海峰说。
为了让农资“跑”得比农时快,省农资集团搭建了“厂家直发+仓库配送”的联动机制:对规模经营主体推行“一站式到田”服务,直接把农资送到地里;对偏远地区采取“大车到县、小车进村”模式,43台配送车辆全天候配送,确保农资“不掉链”。
在蒲城供销农资前置仓,各类化肥整齐堆放,蒲城县供销农业综合服务有限公司经理康养民指挥工作人员往卡车上装化肥。这些化肥将被送到全县180个村级网点。“收完玉米的村民都在着手准备小麦种植。这几天,基本每天都配送30吨至50吨化肥到村级网点。”他指着一旁的一袋肥料说,“我们积极响应省农资集团农资保供行动方案,基层所有网点坚决保供,决不涨价。这款高氮高磷小麦肥,40公斤装才120元,比去年同期还便宜一点。”
农资的供应、质量和价格,是农户当下最关心的事。在陕西陕化煤化工集团的生产车间,袋装尿素、磷酸二铵码成小山,叉车穿梭忙碌。陕西陕化煤化工集团质检中心质检员逐批核查入库化肥。“每一批次产品都必须有合格的‘身份证’才能出厂和流通。”陕西陕化煤化工集团销售中心副经理王冰说,“我们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全力生产,满足省内工业、农业等各方面需求。同时,联合省农资集团及时把群众所需的农资送到田间地头,满足群众秋种需要。”
“保供保质更要稳价,不能让农民因农资问题犯愁。”陕西省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益军超介绍,为避免短期农资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省农资集团已在关中、陕南、陕北布局4个市级配送中心和20个重点基层保供网点,建立农资价格监测机制;联动市县供销社、系统农资网点,确保农户就近买、方便买。
“我们承诺秋种期间坚决不涨价,通过集中采购降低成本,全力保障化肥供应量足、质优、价稳,让农民买得实惠、用得安心。”益军超说。
记者 秦骥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