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 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让金字招牌成色更足——陕西坚持质量强省打造发展新优势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9-26 07:57
9月23日,在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清点油脂产品。
9月16日至17日,中国质量(南京)大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会上颁发了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我省的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获奖单位涉及装备制造、航空航天制造及新材料等领域。
质量是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陕西以质量强省建设为统领,推动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区),打造发展新优势。目前,我省聚焦区域公共品牌建设、首席质量官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国际质量管理融合创新等,持续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金字招牌助产业升级
9月23日,在位于富平县城关街道褚塬村的富平县洋阳柿饼专业合作社基地,柿子挂满枝头。再过1个月,这里的柿子成熟后将被加工成柿饼。
“目前,合作社标准化栽植柿子树1500亩,年加工柿饼2000吨。‘富平柿饼’金字招牌为当地果农带来了真金白银。”富平县洋阳柿饼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郑耀文说。
近年来,富平县依托独特地域优势和良好产业基础,推动制定相关标准,打造以“富平柿饼”地理标志为核心的区域公共品牌,走出“地理标志+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目前,在“富平柿饼”区域公共品牌推动下,富平县建成多个专家试验园,广泛推行“合作社+农户+标准”模式,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3万余亩,实现统一供苗、技术指导和质量追溯。
“如今,‘富平柿饼’区域公共品牌已成为富民强农的重要支撑。对果农来说,在柿子树种植及柿饼加工中要始终保证质量,不断擦亮金字招牌。”富平县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保护股股长谢鹏说。
延安市发布了《“延安精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延安苹果”入选“一带一路”地理标志品牌推广行动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名单。
近年来,陕西以“陕西精品”区域公共品牌培育为引领,构建“4+1”质量品牌体系,出台《“陕西精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实施意见》,在农业、工业、服务业领域打造高质量陕西品牌生态群,助推品牌发展。
首席质量官促产品提质
“近期,总装车间出现多起车漆刮伤情况。一是因为工人在拿取零部件时路线有误,二是因为装配环节中零部件之间的摩擦过大。因此,要优化工人取件的路线、增加防护,以减小摩擦。”
9月24日17时30分许,在吉利汽车西安制造基地总装车间,一场“质量夕会”照例进行,西安吉利汽车有限公司质量部管理科科长田中伟正在与工程师、班组长讨论当天出现的质量问题。
在西安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每个工作日的“质量夕会”上,质量管理人员、工程师、一线工人共同在场,指出近期的质量问题并商讨解决方法,为产品质量提升“出点子”“想办法”。
近年来,西安吉利汽车有限公司选拔首席质量官,主要开展质量战略规划、质量体系建设等工作。同时,该公司围绕全员质量实名制构建“双轮”驱动模型促进全员质量管理,通过明确奖惩机制强化全员质量意识。
“全员质量实名制,就是要树立人人都是‘质量官’的理念。”西安吉利汽车有限公司质量部部长白小龙介绍,“通过制定12条质量红线,推动质量责任全员化、作业行为规范化,构建起全链条质量保障体系。”
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进首席质量官制度建设,提出基于“道术结合”的三循环四路径质量管理模式。“公司主导创建企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平台并开展高质量发展特训营等活动,辅导200余家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模式。”该公司品管部部长郭宁介绍。
近年来,在省市场监管局的引导下,全省累计培养首席质量官3000余人,实现重点园区规模以上企业首席质量官全覆盖;每年入企帮扶1000余次,服务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模式;开展“卓越质量三秦行”巡回培训,覆盖2000余家企业。
质量管理经验走出国门
9月下旬,在哈萨克斯坦北哈州,小麦、油菜等农作物迎来收获季。今年,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哈萨克斯坦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在北哈州发展订单农业150万亩。目前,该园区已收获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共50万亩。
最近,检验员郑宗勇在园区主要负责原料小麦的验收。一辆辆装满小麦的卡车到达验收点后,郑宗勇用扦样工具均匀抽取样品,快速检验判断小麦品质。
“从种植到收购及加工,每个环节都不容马虎。检测项目包括小麦容重、水分、杂质等。小麦验收既要符合当地收储要求,又要满足中国小麦粉品质需求。”郑宗勇说。
近年来,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哈萨克斯坦发展订单农业,探索构建产地环境标准、种植技术规程(育苗+栽培)、产品质量安全和检测标准4个层面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标准体系。
“我们通过建立种子、种苗质量标准,联合专家指导农户‘种什么、种多少’,在生产加工环节推行标准化管理,确保爱菊产品质量安全及面向高品质粮油市场的定位。”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哈萨克斯坦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总经理方龙飞说。
同时,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哈萨克斯坦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还将食品相关国家标准翻译成俄文及哈文,在走访中亚食品供应商时进行宣传,进一步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省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将聚焦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开展质量技术攻关;深化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培育质量领军人才,为推动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 仵永杰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