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无小事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9-19 08:05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学生的健康成长关乎万千家庭的幸福。日前,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6部门制定印发《陕西省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聚焦儿童和学生“学、玩、穿、用、行”全场景安全需求领域的产品,紧扣生产、流通、使用及电商等关键环节,重点消除儿童和学生用品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这一行动精准回应了当下人民群众对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的关切,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社会治理层面的具体实践。

当前,尽管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标准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有所改善,但儿童和学生用品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依旧不容小觑:部分玩具检测出铅、镉等重金属含量超标;一些文具因设计不当存在锐利边缘、尖端,易造成划伤;童装中过长的绳带、不合规的抽绳,可能在儿童活动时引发缠绕等安全事故;无生产厂家、无质量合格证、无安全警示的“三无”产品,通过部分审核把关不严的电商平台流入消费市场。这些隐患威胁着儿童和学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若发生意外事故,将给孩子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的创伤。

此次陕西出台的《方案》,精准回应了上述问题:不局限于校园场景内的用品监管,而是将守护范围延伸至全生活场景;打破线下实体店的监管边界,通过对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排查,实现安全隐患“无死角”防控。这种全域化、全链条的监管思路,既贴合当前儿童和学生用品消费的实际场景,也弥补了以往监管中线上线下衔接不畅、场景覆盖不全的漏洞。

《方案》还明确将“未取得生产许可证或CCC认证”“制假售假”“来源不明”等列为打击的重点行为,以“零容忍”态度强化执法检查与处罚力度。一方面,倒逼生产、销售企业切实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市场销售全流程严格把控,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另一方面,对潜在违法者形成强大震慑,减少侥幸心理,从源头遏制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方案》对电商平台的规范举措具有鲜明的针对性。随着线上购物成为儿童用品消费的重要渠道,部分电商平台因审核流程简化、主体责任弱化,成为“问题产品”的帮凶。此次行动明确要求电商平台履行商家资质审核、商品质量查验等义务。这既填补了以往线上监管存在的漏洞,也推动了监管模式与消费业态变化同频同步,体现了治理手段的与时俱进。

儿童安全无小事,每一份守护都是对未来的投资。陕西出台的《方案》,不仅体现了政府对儿童安全的责任担当,还为全社会共同守护青少年成长营造了良好氛围。期待这一行动能推动更多地区以制度之力、法治之威、社会之责,共同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董渺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