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迎来大范围降水 关中和陕南部分地方有暴雨或大暴雨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9-06 08:04
9月5日,记者从省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预计9月5日至11日,全省有大范围降水过程,将有4个暴雨日,主要降水时段在5日白天至6日夜间,10日夜间至11日白天。汉中西部和南部、安康中南部、宝鸡中部有暴雨,汉中南部局地(镇巴县)、安康西部局地(汉阴县、汉滨区、紫阳县)有大暴雨。过程期间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另外,9月5日我省大部分地方、6日至8日陕南大部及秦巴山区、11日关中西部及陕南西部能见度低。
省气象台副首席预报员刘菊菊表示,本轮降水天气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关中和陕南累计雨量大,与前期降水落区重叠度高,需加强防范城市暴雨积涝、山洪、地质灾害及中小河流洪水,并关注强对流天气危害。
根据融合地面雷达、卫星等多源数据的陆面同化系统(CLDAS)9月5日8时土壤湿度监测产品显示:全省大部土壤墒情良好;陕北大部、秦巴山区土壤过湿。
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柏秦凤介绍,此次降水过程可能造成关中、陕南根系较浅的夏玉米和成熟期的水稻发生倒伏;可能导致延安南部、关中成熟期的早中熟苹果短时间吸收大量水分出现果面裂纹;秦岭北麓沿线、陕南秦巴山区土壤过湿,低洼农田可能出现积水引发农田渍涝,易导致夏玉米根系功能受损、养分吸收受阻、灌浆进程减慢、籽粒品质下降,同时高湿环境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
省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宏芳介绍,受降水影响,全省大部分公路、铁路路段道路湿滑、积水、低能见度风险高,需持续防范其对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的影响。其中关中、陕南的公路和铁路线路降水累计雨量大,持续时间长,雨区重叠度高,需重点关注降水落区叠加的影响,防范可能引发的城乡积涝、山洪、中小河流洪水、公路沿线边坡塌方、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对交通的影响。
张宏芳建议公安、交通、铁路部门加强对落石、滑坡、临水临崖及桥梁隧道等极高风险路段和桥梁、涵洞等易积水路段的风险排查,突出做好高陡边坡、临水临崖、急弯路段、桥涵隧道等重点部位的巡查、监测,及时采取警戒、疏导、封控等措施,严防道路损毁和次生灾害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记者 许奥博)
省防总启动省级Ⅳ级防汛应急响应
9月5日,记者从省防总获悉:根据《陕西省防汛应急预案》有关规定,省防总决定于当日13时针对汉中市、安康市启动我省Ⅳ级防汛应急响应。
据气象预报,9月2日以来,我省自西向东出现大范围降水,关中南部和东部局地及陕南出现暴雨、局地大暴雨。境内汉江、渭河流域共有12条河流14站出现超警洪水16次,截至9月5日11时,湑水河仍在保证流量以上,石头河、黑河、玉带河等10条河流仍在警戒流量以上。
9月5日至11日全省仍有大范围降水过程,将有4个暴雨日,关中南部、陕南大部累计雨量将达到40至150毫米,其中汉中东部及北部、安康西北部累计雨量将达到150至200毫米,个别点在200毫米以上。本轮降水持续时间长,陕南等地累计雨量大,降水落区与前期降水落区高度重叠,局地洪涝灾害风险大。
省防总要求,汉中市、安康市及省防总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强降雨过程防汛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压紧压实防汛责任,突出抓好山洪、地质灾害、河流洪水、城乡渍涝、危房垮塌等灾害防范和水库、尾矿库防守;密切监测雨水情变化、分析研判潜在风险、提前备足物资设备、及时组织巡堤查险;突出抓好人员转移避险安置,坚决果断撤离危险区群众,做好人员生活保障和安置管理,严防擅自返回造成危险。 (记者 苗雨蒙)
省水利厅启动汉江流域洪水防御Ⅲ级应急响应
受近日持续强降雨影响,汉江干支流普遍涨水,汉江武侯站已出现超保证洪水,依据《陕西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工作规程》,省水利厅于9月5日20时30分启动汉江流域洪水防御Ⅲ级应急响应。
依据实时雨水情,预计9月6日2时前后,汉江洋县段将出现92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根据预报,后期汉江流域降雨持续,防汛形势严峻。
“请汉中市、安康市高度重视,密切监视雨水情变化,加密滚动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前撤离危险区群众;做好沿河清滩预警管控及重点河段巡查防守,聚焦水库、在建工程、跨河桥涵、工矿企业等重点区域、领域,落实好撤离避险防御责任和安全度汛措施,以及流域上下游联防联控和水情通报制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 徐颖)
汉中排查风险隐患组织人员避险 转移安置13979人
连日来,汉中市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局部地区雨势较强。监测显示,本轮强降雨主要集中在汉中市南郑区、镇巴县、西乡县等地区。截至9月5日12时,过去24小时,汉中市341个气象观测站记录到降水,其中4站达到大暴雨级别。汉江、嘉陵江干流水势平稳,部分支流出现超警戒流量洪水。汉中市已于5日12时启动市级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面对严峻防汛形势,汉中市紧盯风险隐患排查与管控,坚决落实“三必撤三必到三步法”机制,把人员安全放在首位,落实人员转移避险制度。各级干部下沉一线,基层力量全员动员,持续动态摸排涉险区域人员情况,派出督导组对重点村转移情况进行抽查核实,确保“应转必转、应转早转、不漏一人”,同时加强对转移人员安置点的管理。截至5日7时,汉中市累计转移安置13979人。
本轮强降雨以来,汉中市共组织6800余名镇街干部、1.7万余名村(社区)干部和网格员,按照分片、分段、定点管控风险要求,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山洪危险区、城市易涝点等重点部位,持续进行拉网式巡查排险。汉中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5日7时,全市累计对138条道路、131处在建工地、127座桥梁、42处景区、18个山口沟口等关键点位实施封控管控,有效阻断风险源。
汉中市防汛、应急、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密切协作、联合值守,及时发布各类预警信息,严格执行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点对点调度强降雨县区、镇街、村(社区)。针对秋雨夜雨较多特点,汉中市对重点落雨区加强夜间预警和人员叫醒工作。
在汉中市中心城区,汉中交管部门对部分地势低洼、积水路段实施临时交通管制,设置警示标识引导车辆绕行,增派警力上路执勤加强指挥疏导,全力保障高峰时段交通秩序。
气象预报显示,6日至7日降雨将持续,但强度有所减弱。汉中市各级防汛力量将继续保持高度警惕,严密监测雨情水情险情,落细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全力应对后续降雨过程。(记者 段承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