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纸上画卷”到“现实图景” 户县农民画绘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来源:西部网 2025-09-06 11:24
色彩在画布上奔流,乡土于笔墨间呼吸。9月5日,网络名人、媒体主播“走进鄠邑 看乡村振兴发展新象”调研采风活动,来到了西安市鄠邑区农民画展览馆,在这座汇集了六十余年农耕记忆与艺术激情的殿堂里,触摸乡村振兴的文化脉搏。
网络名人、媒体主播走进鄠邑区农民画展览馆
走进鄠邑区农民画展览馆,仿佛踏入了一部鲜活的关中农村生活史。色彩浓烈的画作中,春耕的犁铧翻起沃土,秋收的麦浪涌向天际,节庆的社火喧腾热烈,婚丧嫁娶的场景质朴动人……这座始建于1976年的博物馆,以1万余件藏品、200余件常设精品,将中国农民画
最早的发源地之一——户县半个多世纪的艺术传承娓娓道来。
展览馆内展出的户县农民画
户县农民画是在户县剪纸、壁画、年画、刺绣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衍变,以朴实的绘画语言,详尽而生动地记录了农村生产劳动的壮观场面、热烈活泼的节庆场景和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如今已成为鄠邑区最闪亮的“文化名片”和对外交流的“金字招牌”。
网络名人、媒体主播体验户县农民画
西安市鄠邑区农民画博物馆馆长王文吉介绍,自上世纪60年代起,当地文化部门便将农民画家集中培训,逐步构建起专业化创作体系。近年来,鄠邑区不断加大投入对场馆进行升级改造,打造出集数字互动、文创开发于一体的现代化文化空间。“如今,这里不仅是全国少有的独立农民画专题馆,更成为连接城乡、对话世界的桥梁,数千件作品曾赴68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让世界透过这扇窗看见中国乡村的活力。”
展馆内部
王文吉表示,农民画的未来不仅在于保护,更在于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通过‘一幅画(农民画)、一条路(8号公路)、一个节(关中忙罢艺术节)’打造文旅融合示范品牌,农民画不再仅是墙上的艺术,更成为带动乡村旅游、推广农产品、塑造乡风文明的重要媒介,从画面走向田间,从展厅回归乡村,真正实现了文化的活态传承。”王文吉说。
展馆内的文创产品
“作为鄠邑人,今天看到《顺风》《爷儿孙仨》等作品呈现的热闹场景感觉特别亲切。”网络名人“悦西安”团队吴旭宸感慨道,“这些画不仅是艺术品,更是家乡发展的见证。希望更多人通过它们读懂鄠邑的文化基因。”
三秦都市报记者艾利说,“春耕秋收的画面让我感受到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也让我意识到,乡村振兴需要更多这样的文化载体来凝聚精神力量。”她表示,将用笔和镜头记录下鄠邑的新气象,让更多人看到艺术如何赋能乡村,文化如何振兴乡土。
起点新闻记者 陈嘉欣 杜鹏 贺桐
审核 贾存真 李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