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岭到湘江,看智造中国式浪漫
来源:红网时刻 2025-07-18 19:25
十三朝古都西安。
楚汉名城长沙。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谭忠欣 长沙报道
晨光刺破云层那瞬,两道数字脉冲在秦岭与湘江间完成隔空击掌——西安的无人机群掠过古城墙垛口,AR光影在砖缝间重绘盛唐朱雀大街;长沙的挖掘机臂划破晨雾,驾驶舱空无一人,北斗芯片正将操作指令编译成诗歌。两地直线距离超过800公里,却在同一频率中开启了新的一天。
7月14日、15日,一场跨越地理界限的“山河智链 逐新致远”主题城市采风活动在西安拉开帷幕。来自两座城市的媒体、自媒体代表和科技专家组成的调研团,走进生产基地、超算中心、非遗工坊,在机器的轰鸣与数据的流淌中,寻找城市发展的共通密码。
山河同频,历史基因里的创新觉醒
西安与长沙,一北一南,看似山水迢递,却在发展轨迹上惊人同频。
西安古城墙的夯土中嵌着秦砖汉瓦的文明密码,长沙马王堆的漆器上流转着楚汉风云的智慧灵光。十三朝古都与楚汉名城,两座千年古都,在新时代不约而同选择同一条破局之路——以硬科技重铸城市基因。
国家超算西安中心。
在国家超算西安中心,“算天”可以助力天气预报,分析天文大数据;“算地”可以研究地震成因、地质演化,指导石油矿产勘探开采;“算人”可以破译人类基因密码,实现临床辅助决策,让每一个人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捷。这座“西部最强大脑”如同现代版观星台,以数据为尺丈量天地。
国家超算长沙中心。
而在湘江之滨,另一场算力革命正在发生。国家超算长沙中心的“天河”超级计算机去年登顶全球小数据图计算能效榜。当国防科大的科研血脉注入工程机械之都,长沙正演绎着“超算+智造”的化学反应。
十三朝古都的厚重与楚汉名城的灵动,恰似中国创新的阴阳两极。历史在此刻成为创新的催化剂——西安将秦风汉骨转化为攻坚“卡脖子”技术的执念,长沙把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注入智能制造的血脉。
智链双生,东西协奏的产业交响
西安因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因诺航空的无人机从秦岭起飞时,长沙山河智能的挖掘机正通过5G远程操控掘进隧道。一条看不见的“空天地一体化”产业链在空间维度自然衔接。
西安大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在硬科技高原,西安正实现关键突围,一条无形的“生命健康守护链”在科技与仁心间精密织就。大医集团的X/γ射线放射治疗平台点亮“FDA突破性医疗器械”殊荣的同时,其伽玛刀已占据七成中国市场版图。一道由自主创新铸就的“放疗国之重器”,正在全球医疗高地刻下中国界碑。
陕西光电子先导院。
秦岭北麓的洁净车间里,光子芯片在纳米级光刻机中“生长”——陕西光电子先导院如同硬科技手术室,正为“卡脖子”技术实施精密手术。西安正用“硬核之光”刺穿技术封锁,为中国智造点亮底层光路。
湘江智谷的实验室中,GPU芯片正解析万亿级数据流。当长沙的北斗产业园用自研芯片定位毫米级误差,星城正以场景催生技术进化,把实验室的微光锻造成产业革命的燎原之火。
西安比亚迪工厂。
秦岭脚下,西安比亚迪工厂如同巨型技术母舰——这里不仅是比亚迪全球最大生产基地,更是硬科技创新的“深潜器”。当机械臂以快速稳定的节拍焊接车身时,工人调试的实则是工业互联网神经末梢。西安承载着比亚迪“技术锚点”使命:用硬科技生态锻造新能源心脏,以超级产能托起“出海舰队”的龙骨。
湘江河畔,雨花区、望城区、宁乡市三大基地构建的产业布局,正演绎“1小时产业生态圈”的极致效率。其“全产业链+智能化”的双轮驱动模式,正推动长沙从传统汽车基地向新能源与电子智造双核心转型。
硬科技与软实力的融合,正在重塑中国制造的生命线。
文化新生,科技唤醒千年基因
当夜幕笼罩西安城,大唐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的数字灯笼次第亮起。游客佩戴AR眼镜瞬间穿越:李白在酒肆挥毫的诗句化作流光萦绕身侧,胡商驼队的投影掠过朱雀大街青石板。2.4万平方米的实景唐风宇宙中,科技成为最灵动的史笔。
陕西省文化馆。
在陕西省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展示着秦腔、皮影、剪纸等传统技艺的现代蜕变。通过短视频直播、数字藏品、沉浸式体验,这些古老艺术正焕发新生。
《赳赳大秦》幻境剧场的声浪中,科技与文明的融合达到高潮。观众化身秦锐士:千尊兵马俑在身侧列阵,青铜战车从头顶碾过,硝烟味随鼓点阵阵袭来。当“风!风!大风!”的吼声震彻剧场,两千年的时空隔阂被技术彻底击碎。
文化底蕴是永恒的“流量密码”,科技则是唤醒其活力的金钥匙。
西安用“文化+科技”为你打开最潮盛唐,穿越千年,科技入梦!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每一步都是沉浸式唐风狂想。幻境剧《赳赳大秦》令人震撼,让文化不再是橱窗里的标本,而是一场可触摸、可互动、可热血沸腾的穿越奇旅!
长沙的探索同样令人瞩目。马王堆汉墓的素纱禅衣通过3D打印技术重现于世,岳麓书院借助VR技术向全球开放,湘绣大师的作品成为数字藏品。
从老腔与花鼓的韵律共振,到湘绣与皮影的技艺碰撞,从纸上到屏上,从指尖到算法,非遗在科技赋能下被重新激活。
山河智链,既是地理的呼应,更是发展逻辑的共振。西安的“硬核”与长沙的“智链”,共同诠释着中国城市从制造向“智造”跃升的蓬勃力量。当山河与智链共振,古都西安与星城长沙,执智慧之笔,正为未来中国城市群协同发展绘制一幅壮阔而充满无限可能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