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金精神照亮青春征途——“学习精神谱系 传承红色精神”系列报道之二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7-12 07:47
7月,骄阳似火,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来到铜川照金红色文旅小镇研学。一张张青春洋溢的面孔,写满了自豪与憧憬。青年置身照金,热诚地追寻先辈们的奋斗足迹,在“行走的红色课堂”中汲取奋进力量。
一处处革命旧址、一幅幅珍贵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承载着鲜活的红色记忆,将青年带入峥嵘的革命岁月。“站在薛家寨红军洞,想到当年革命先辈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仍坚持斗争,我特别受触动。”前来参观的学生陈一帆动情地说,“那一刻,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这代人必须接续传承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决不能断!”
照金,是一片红色热土。上世纪30年代初,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英勇开展革命活动,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成立了中共陕甘边特委和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创建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革命先辈以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顽强斗争的英雄气概、扎根群众的工作作风,开展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实践,孕育形成了伟大的照金精神。2021年9月,照金精神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近年来,铜川立足红色资源禀赋,深耕红色教育沃土,引领青年传承好、发扬好照金精神,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今年,铜川持续举办照金精神“大思政课”进校园专题宣讲活动,推动照金精神走进校园、贴近青年。在西安工程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西安音乐学院等高校,青年学生上好生动的照金精神“大思政课”,深切感悟照金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
红色教育如何让青年坐得住、听得进、有触动?
“照金精神·红色美育”大思政课给出了创新答案。
这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和西安音乐学院合作开发的特色文艺思政课程。双方通过“馆校共创、艺术赋能、协同育人”的合作模式,聚焦陕甘边革命历史,深挖照金红色资源,用更具特色、更有感染力的形式为青年献上一场思想盛宴。
6月30日,在西安音乐学院,“照金精神·红色美育”大思政课开课,以情景剧、歌曲、思政微课、情景朗诵等青年学子喜闻乐见的形式阐述照金精神,带领青年学子与革命先辈“对话”,汲取丰厚的精神滋养。
青年学子纷纷表示,这堂特殊的思政课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以艺术之美诠释信仰之力,让红色历史“活”了起来,直抵心灵。
“此次活动是校地合作推进艺术思政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的生动实践,也是传承照金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的具体行动。”西安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强陆平表示,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贯穿到育人全过程,引导广大师生深刻感悟照金精神的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
当前,铜川用足用活红色资源,在注重内容深度与广度的同时,积极探索形式的创新性与多样性,让照金精神在青年学子心中扎根。
照金景区整合薛家寨革命旧址、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陈家坡会议旧址、“说谷论稻”拓展基地等核心资源,推出“重走红军路”“跟着大剧游照金”“马灯下的党课”等特色情景教学课程,通过理论教学、拓展体验、研讨交流的有机融合,让学员感受革命历史的温度。
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照金景区开发设计差异化研学项目。探访革命历史遗迹、军事训练体验课、劳动教育实践课等多元化的教育形式,让学生切身体会革命先辈的光荣和艰辛。突出重围投掷手榴弹、使命必达护送鸡毛信、挑水运粮送红军、编草鞋等10余种沉浸式体验课程,将历史故事从课堂搬到现实,让学生在实践中体悟奋斗精神。
青年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贵在知行合一、躬身实践。铜川引领广大青年在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中锤炼意志,让照金精神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以服务集中搬迁小区孩子为重点的“假期成长营”已连续实施6年,形成了完整的课程教育体系,被评为全国示范项目;
在“青春汇·志愿行”——铜川青年志愿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三个年”系列主题活动中,青年显担当;
通过“情系夕阳·留下美好时光”公益项目,青年志愿者为2400余名老人送去珍贵相片;
铜川青年志愿者连续10年开展服务春运“暖冬行动”;
……
共青团铜川市委始终把志愿服务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推动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青年志愿者传承红色基因,引领文明新风,在经济发展、保障民生、乡村振兴等火热实践中挺膺担当,用奋斗书写青春华章。(记者 赵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