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供给持续优化 民企竞逐新赛道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4-11 08:14

榆林从政策扶持、要素保障、服务优化等维度持续发力,支持民营企业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政策供给持续优化 民企竞逐新赛道

“黑科技”助力绿色矿山建设,羊毛防寒服借助电商销往全国各地,“南果北种”取得新突破……当前的榆林,民营经济展现蓬勃活力。

从80家到260家,2020年至2024年,榆林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逐年稳步增长。

2024年,榆林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2777.16亿元,同比增长80.93亿元;全市累计有12.61万户企业存续,其中民营企业11.78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3.4%,同比增长5.6%。

“榆林市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潜力正在逐步释放。”4月7日,榆林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会长张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榆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民营企业在数量上实现了快速增长,在质量上也不断提升,为榆林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榆林市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从政策扶持、要素保障、服务优化等多个维度持续发力,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营造了良好氛围。政策的东风促使众多民营企业积极投身创新实践,在不同领域崭露头角。为吸引更多民营企业入驻并推动产业升级,榆林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其中包括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小企业纾困帮扶31条措施、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实施意见。

在政策的引领下,榆林市众多民营企业纷纷竞逐新赛道,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榆林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民营企业陕西奥锐森融智装备制造公司(以下简称“奥锐森”),用10年时间研发矿山输送装备。

为支持奥锐森发展科研,榆林市牵头联合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建立矿山智能装备联合实验室,并在矿区划定10公里皮带运输线作为试验场。从被国外巨头“卡脖子”到制定行业国际标准,奥锐森以碳纤维复合托辊这项“黑科技”为支点,成功突破碳纤维界面改性等12项关键技术,撬动百亿级输送装备市场,成为榆林市民营企业的标杆。

近年来,榆林高新区加速推进投资50亿元的零碳产业园建设,并规划建设西北首个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在榆林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奥锐森等众多民营企业不断壮大,成为推动榆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榆林暖芯羊服饰有限公司借助电商直播东风,将羊毛防寒服销往全国。该公司董事长常宝平说:“政府对电商的支持让我们接触到更广阔的市场。”2023年公司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2024年突破3000万元,线上销量持续提高,线下门店覆盖长江以北地区,今年年产量计划超50万件。企业通过多元化产品设计和品牌化运营,正朝着“温暖全球”的目标迈进。

在传统认知里,南方温润的气候滋养着芒果、香蕉、火龙果等热带水果,北方的土地则孕育出苹果、梨等温带水果。然而,在榆林这片土地上,“南果北种”正从设想变为现实,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4月8日,在神木市沙峁镇石角塔村龙华振兴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温室大棚里,51株香蕉植株挂满了沉甸甸的绿色果实。“南果北种”的成功实践,是神木从传统能源城市向绿色低碳城市转型的缩影。

经过平整的土地上,50座温室大棚有序排列。这些温室大棚内部配备了先进的温湿度自动调控系统,用于种植40多种瓜果和蔬菜。该公司通过错季上市策略,提高经济效益。此外,在经济林下套种黑豆,每亩土地的年收入超过了8000元,与传统的种植方式相比,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如今,以创新为核心动力,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在榆林这个能源大市悄然上演。民营企业加速拥抱新业态、新场景,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记者 马腾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