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陕西汽车出口数量超24万辆,增速达215%——全国第一这样“链”成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4-11 08:04
在吉利汽车宝鸡制造基地,平均每90秒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4月9日摄)。 记者 田若楠 摄
215%!汽车出口数量增速全国第一!
不靠海、不沿边,身处内陆腹地的陕西靠的是什么?
西北地区最大的国际物流枢纽中心——西安国际港站给出答案:“坐”火车,“游”世界!
“在这里,新能源汽车出口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中欧班列(西安)从国境口岸出口至中亚及欧洲国家;另一种是通过海铁联运,由铁路运达东部沿海城市港口,再由水路运输至美洲及欧洲国家。”4月9日,西安国际港站值班站长李沛说,“陕西造”新能源汽车出口主要依赖海铁联运模式,占比达72%。
那么,如何让这些新能源汽车安全、高效地“坐”上火车?
在西安国际港站,新能源汽车“乘坐”的专车是JSQ6型凹底双层运输汽车专用车。整列车编组29节车厢,每节车厢装载9辆至12辆汽车,共可装载300辆左右。
“中欧班列横跨亚欧大陆,运行距离长。新能源汽车属于高附加值产品,装载标准高。调车作业不能有半点马虎。”西安国际港站调车长周俊玺说,他们平均30分钟就能编组一列车。
优化流程,提高作业、通关时效,创新监管模式……多环节、全链条发力,中欧班列(西安)一路护航陕西汽车“出海圈粉”。2024年,陕西汽车出口数量超24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超六成。
西安海关统计分析处处长崔颖说:“2021年到2024年,4年间,陕西汽车出口数量增长8.5倍,贸易值增长7.3倍,成为外贸领域最大亮点。”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陕西汽车产业快速崛起的有力支撑。近几年,乘着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东风,陕西凭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先发优势,成功跻身全国汽车产业第一梯队。
2024年,陕西汽车产量175.4万辆,同比增长19.3%,高于全国14.5个百分点,排名全国第七。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119.8万辆,排名全国第三。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激烈的“汽车争夺赛”中,陕西如何脱颖而出?
龙头企业——吉利汽车宝鸡制造基地给出答案:“智造”赋能。
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在吉利汽车宝鸡制造基地,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加速运转,平均每90秒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在这里,智能化装备成为车企的“打工人”,500多个零部件就像拼积木一样被迅速拼装起来。
2024年,吉利汽车宝鸡制造基地产量突破20万辆,产值近200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32%,均创历史新高。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2024年,比亚迪在陕整车产量达到107万辆,占比亚迪全球产量的1/4。
在比亚迪、吉利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陕西新能源汽车产量爆发式增长,带动陕西汽车产业弯道超车。
在陕西,汽车产业拥有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商用车(重卡)产业链,是唯一有2条重点产业链的支柱产业。
本土企业——陕汽给出答案:向“新”发力。
“今年,新能源产品订单占生产订单的一半。”陕汽商用车轻卡销售公司、新能源销售公司总经理高旋说,去年,公司推出首款新能源轻卡——智云S300。该车型上市后,带动陕汽新能源产品年销量增长400%。
在陕汽商用车总装车间,质量技术室经理亢华东一边巡检一边说:“平均4分20秒下线一台智云S300。产能提升,质量管控压力增大。我每天在内饰、总装、调试3个车间来回穿梭,步数超3万步。”
2024年,陕汽新能源商用车销量达1.38万辆,同比增长212.6%。
小到螺丝钉、螺母、气体发生器,大到转向器支架、前后轮毂支架等汽车零部件,陕西汽车产业聚集了一批相关企业,虹吸效应越来越强。
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宝鸡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给出答案:增产保供。
在公司机加车间,经过铣削、磨削、淬火、滚压等30多道工序,一台台曲轴“走”下生产线。
“整个过程只需46秒。”宝鸡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曲轴线生产班长张荣星说,曲轴是发动机核心三大件之一,决定着发动机的质量。机加车间自动化率超95%,保证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去年,宝鸡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产能达22万台,可生产四缸燃油及新能源混动车型的专用高效率发动机,有力保障了吉利在陕整车装配能力。
“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扩张,发动机供不应求。”宝鸡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装配生产经理李雪松说,今年以来,公司订单量饱和,每天产量1000台左右,预计年产能超27万台。
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成立省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总规模40亿元的省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链长制”为抓手,陕西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全力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陕西汽车产业链总产值突破4400亿元,占全省34条工业重点产业链总产值的20%,省内综合配套率提升至57%。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前瞻布局,陕西成立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出台加快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发放全省首批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牌照,搭建自动驾驶车路协同云控平台,抢占发展高地。
车轮滚滚向前,陕西汽车产业加速驶入发展快车道,未来可期。
记者 苏怡